![](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研發智能行車系統,實現汽車信息化,將汽車融入物聯網、打造車聯網,對于上汽集團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市場總監劉濤曾如此形容汽車數字智能化發展對于上汽集團的重要性。
劉濤所說的并非一家之言。盡管未來模糊不清,但并不阻礙越來越多汽車制造商投身這一場“賭博”并且義無反顧。智能化變革不僅顛覆著傳統的汽車工業,更重要的,它為汽車制造商創造了一個充滿未知卻又潛力無限的“藍海”,或將最終改變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
汽車制造商紛紛扎堆“T(Telematics,特力馬)”圈,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目前國內行業本身缺乏一個統一的車載系統標準,放任式的發展讓擠在車聯網十字路口的大批汽車制造商無所適從。
“目前來看,提高車輛經濟性、安全性等的車聯網功能應用較少,這個一方面是因為技術不太成熟,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車聯網行業內的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的制約,必須聯合車聯網產業鏈上的各級企業,形成合力,才能讓車聯網的深層次應用真正走向消費者。”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李克強說。
逐鹿“T”圈
相比歐美日韓等T服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市場,中國市場T服務尚未定型。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有23%的中國消費者聽說過車載信息服務系統,并且行業內沒有絕對的知名品牌和領導者。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通用OnStar車載系統便叩開了車聯網的大門,隨后,奔馳、寶馬、沃爾沃、日產、福特、豐田等開始全面進入智能行車系統。 相比之下,“特力馬”對于中國而言則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車載系統”被真正引入中國市場至今也只有短短4年時間。就在這4年里,“T”圈江湖從兩強爭霸 演變成今日的群雄混戰。
“在2008年確定上汽inkaNet 項目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兩個所謂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一個通用Onstar,一個豐田G— book。到了2009年開始關注業界競爭對手動向,所有主機廠包括合資的、國外、自主品牌都有,幾乎每家公司沒有不做互聯網服務的。車展全部都是發布互 聯網服務或智能系統等。”劉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