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菜店,一天的蔬菜銷量能達到700多公斤,個中奧秘何在?原來,這是一家實體加網絡于一體的菜店。家住附近的居民可以足不出戶上網買菜,還可以享受到送菜上門的服務。天津和平區就開設了兩家這樣的新興“智慧菜店”,它的出現讓天津普通市民買菜也能搭上物聯網的快車。
記者昨天一早來到位于和平區重慶道上的這家名為“天易物聯”的便民菜店時,正趕上幾個遛完早的老人結伴而來。今年78歲的周大娘快人快語,她對記者說:“我就住在桂林路,聽說這里開了一家可以送貨上門的菜店,就先來考察考察。這不,天兒越來越冷了,以后我們就可以不用出門買菜了。”細心的周大娘還為記者比較起這里與市場上同類商品的價格。“這里的掛面2元一包,市場上賣2.2元;小袋面粉5元,市場上賣5.5元,價格還挺便宜。”
與其他便利店不同的是,這里不僅有各種蔬菜及日用百貨,最明顯的是在墻上印著一個網址和400電話。店里的服務人員告訴記者:“上門來買菜的人是少數,我們更多的是送貨上門。方圓幾公里的居民只要登錄我們的網站或撥打400電話,不管買多少錢的商品,我們一般都會在一個小時內送到。”據了解,從8月份開始運營以來,已開設的兩家店每天接到的訂單加起來超過百個,其中最低金額的一單只有2元多。
電子菜店是和平區商務委和天房集團合作為解決市民買菜難而共建的一個便民公益項目,為市民提供日常購物買菜的便捷服務點,以網訂、電話預訂、免費送貨為特點打造了社區便民菜店新模式。“我們兩家店都坐落在和平區五大道上,在開店前我們與居委會聯合做過調查,居住在五大道上的居民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60歲以上的占到了90%,70歲以上的占了60%,他們日常買菜是個大問題。”天津天保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智慧社區平臺事業組負責人馮沛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記者在深入采訪時發現,馮沛飚所說的“智慧社區平臺”不僅僅局限在買菜上,還兼顧著保潔服務、舊電池回收、修理服務等多項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而這些服務都是基于這種新型的智慧化社區平臺——網上下訂單或撥打電話都能解決。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天津在著力打造“智慧城市”,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讓城市管理、運行和生活實現高度智能化,讓天津的普通居民百姓受益。記者今天上午最新獲悉,此次智慧社區工程還將在和平區友誼里和南開區凱興天香園展開。到本月底,首批觸摸式電腦將安裝到居民家中,可實現居民在家中足不出戶,利用觸屏點擊享受送菜上門等各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