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要求的智能交通體系。”7月31日,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副司長洪曉楓透露,《交通運輸行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已經提交至部長辦公會,這將是國內第一部通過政府文件形式發布的智能交通發展戰略。
他介紹,戰略提出,支持和引導帶動性強、集中度高的大企業以及有技術專長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運營管理和電子支付領域實現產業突破,爭取2020年相關產值過千億元。
戰略框架提前面市
第三屆智能運輸大會7月31日在京舉行。會上,交通部副司長洪曉楓第一次向社會解析了近期完成的《交通運輸行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指明了中國智能交通未來的發展方向。
該戰略經過近兩年的研究近期剛剛完成。戰略提出,到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形成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要求的智能交通體系,實現跨區域、大規模的智能交通集成應用和協同運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務和高效的物流服務,為本世紀中葉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具體目標為,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水平;有效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和出行可靠性;著力增強水路運輸效率和監管應急能力;顯著促進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顯著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形成智能交通產業。
為實現上述目標,將重點支持交通數據實時獲取、交通信息交互、交通數據處理、智能化交通安全智能化組織管控等技術的集成創新。還將加快智能交通基礎性關鍵標準、應用服務標準的制定,推動標準貫徹執行和國際合作,鼓勵企業參與主導標準研究制定工作。
尤其在鼓勵產業發展方面,戰略明確將創新模式,著力推進智能交通產業化,積極營造智能交通產業發展環境,加強與電信運營、廣播電視、金融、氣象等行業或部門的合作,支持和引導帶動性強、集中度高的大企業以及有技術專長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運營管理和電子支付領域實現產業突破。
產值目標過千億
中國智能交通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已經在開展集成服務和規模化應用示范、水上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是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瓶頸。
交通部科技司信息化管理處處長鄒力介紹,盡管智能交通在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標準研制和應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繼承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干龍頭的企業,應用水平不高,且規模化應用不足。
相比技術上差距,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更為滯后。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目前智能交通應用相對成熟的是在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和車載導航方面,在其他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目前大多數還在試用階段。
戰略提出,智能交通要在公路電子收費、交通信息服務、交通運行監管、集裝箱運輸、公交車輛、營運車輛及船舶動態監管等領域,實現規模應用和產業化,到2020年總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
要達到這一目標,交通部相關人士介紹,將開放一部分地理信息資源與企業開展合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內容加工和增值服務,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增強多層次服務供給能力;同時,要加快研究建立技術、應用和資本共同引領的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模式。
千億智能交通產值:開放資源與產業鏈共贏
責任編輯:qzhao | 2012-08-01 09:53:06 本文摘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