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不用一支筆,不費一張紙,只需指尖輕輕一點,就能完成病歷錄入、更改醫囑、調取檢驗報告等所有流程……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正式啟用自主研發的全新醫療信息平臺,搭建全市首個醫療物聯網,讓醫生護士抱著平板電腦看病,實現無紙化診療。
醫生:
抱IPAD查房下達醫囑
6月18日下午,記者在該院三病區病房里看到,每個病人手腕上都戴有一根藍色的塑料腕帶,上面有患者專屬的條形碼,通過無線wifi網絡和醫生、護士手中的平板電腦進行連接。
醫生配備的平板電腦為ipad2,護士配備的是5吋三星,里面儲存了患者所有的信息,包括醫囑、手術安排、會診單、體溫單、繳費記錄等,醫生查房時,只需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在病床邊輕松調閱所需信息,還可以隨時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下達新的醫囑。
每個護士胸前還掛有一只掃描槍,通過掃描腕帶,能準確鎖定病人身份。護士站的每瓶藥物的瓶身上,也貼有專用條形碼。護士長張世瓊稱,每一瓶藥都對應著唯一病人,用藥前需掃描,一旦匹配錯誤,系統會自動報警,避免因藥物拿錯、用混而導致的醫療事故。
護士:
記錄患者信息不再用筆
“以前每天光是描病人的體溫、脈搏曲線,就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張世瓊說,傳統方式查房,要先在記錄本上記錄,回到醫生辦公室后再把醫囑錄入電腦系統,體溫、脈搏、呼吸等數據,全都要用鋼筆一個個點在網格上,制成曲線圖,費時費事;護士在執行醫囑時,也是通過人工方式對醫囑信息進行核對,不但工作效率低,還容易引發醫療差錯。
如今有了這個全新的信息平臺后,所有數據錄入后,都將自動生成曲線圖,超過警戒值的指標,還會自動顯示為紅色,一目了然。護士從繁瑣的手工記錄中解放出來后,再也不用推著堆滿病歷本的小車,穿梭在各個病房中,而能將更多精力騰出來,關注病人的其他需求。
病人:
入院刷卡建檔只需1分鐘
對于病人來說,無紙化操作省去了此前很多繁瑣的手續。張世瓊演示了一個新患者辦理入院的全過程:持健康卡來到所在病區刷卡,護士根據卡片中的信息打印出一條專用腕帶,病人將腕帶系上后,整個入院手續就已辦理妥當,只需要1分鐘左右。如果按照傳統流程,入院手續至少要花半個小時以上。
據了解,病人佩戴的腕帶每根成本在2元左右。張世瓊稱,所有腕帶都是一次性的,在出院前不可拆卸,否則將造成信息丟失。
2013年有望覆蓋六所附屬醫院
該院常務副院長周善璧介紹,病房中啟用醫療物聯網,在西南地區尚屬首創。該平臺下還設有移動醫療系統、移動醫生(護士)站兩級平臺,前期已投入上千萬資金。
“隨著平臺的不斷完善,患者的就醫時間將大大減少。”周善璧稱,該系統一旦在該院試點成功,將向重醫附一院、重醫附二院等六所重醫大附屬醫院推廣,有望在明年實現全覆蓋。
屆時,患者所有個人信息將在該平臺上實現共享,只需懷揣一張小小卡片,就能在重醫大任意一家附屬醫院就診,并免除排隊等候檢查、繳費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