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詢預計,到2017年年底,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2年僅為18.6億元。
“行業普遍是巨虧的。”談到時下流行的移動醫療App,佰邦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運營長(COO)王浚海近日在接受早報專訪時說。
佰邦達科技是知名移動醫療App“掌上藥店”的開發商。
王浚海的說法,與業界對于移動醫療App市場規模的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艾媒咨詢預計,到2017年年底,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2年為18.6億元。
該機構發布的一則研究報告稱,目前國內的移動醫療App已達2000多款,主要分為5種:醫藥產品電商應用;滿足專業人士了解專業信息和查詢醫學參考資料需求的應用;滿足尋醫問診需求的應用;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和點評服務平臺;細分功能產品。
布局期或需3年以上
移動醫療App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漫長的布局期。
王浚海說,手游雖然變現能力強,但生命周期短,而移動醫療App生命周期長,預估在8-10年,所以布局期也很長,大概需要3-4年時間,這之后才會考慮變現的問題。
移動醫療在布局期推廣有著高額的成本。
據王浚海介紹,佰邦達科技主推的App“掌上藥店”,前期投入巨大,開發用戶的成本占據了很大一塊。根據推廣渠道不同,每個用戶的開發成本從一兩元到十幾元不等。近期,“掌上藥店”與部分運營商簽訂了預裝App的協議,使“掌上藥店”能夠出現在部分合約機中,這種合作方式所需費用更高。
可資對比的是,熱門手游目前每個用戶的推廣成本平均約10元。
高成本推廣帶來的是高用戶量。
王浚海給出的數據是,截至2013年底,“掌上藥店”的下載量已超過6000萬,高于主要同類型App的總和,年度訪問10次的用戶約有1400萬。
“掌上藥店”2011年8月上線,此后陸續推出了“糖尿病醫生”、“口袋體檢”等不同類型的移動醫療類App。“掌上藥店”的醫藥信息查詢功能,主要體現在周邊藥店的搜索、藥品搜索、疾病自診、藥品說明書檢索、醫院查詢等。
“能產生價值的應用還不太多”
同樣是布局移動端,深圳市華康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康全景”)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
華康全景在2013年12月與中華醫學會推出醫生專用客戶端,目標是向醫生提供專業的資訊和資料。在與中華醫學會合作前的2013年初,華康醫療上線的是掛號類產品——“醫生預約”。
華康全景CEO劉波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稱,掛號平臺是與政府衛生部門、公立醫院合作的,屬于公共資源,按照規定是不能進行盈利的。雖然不能直接盈利,掛號平臺在吸引流量上的優勢無可比擬,而且在用戶拓展上的成本,也比一般推廣渠道低得多。借此可以將用戶導向App的其他服務上去。
劉波解釋,平常的App都需要向用戶拓展,而由于預約看病是一些患者的必要需求,所以他們會主動使用移動端的預約平臺。據他透露,“醫生預約”目前的用戶數在80萬戶左右。
華康全景的材料顯示,“醫生預約”獲得授權的地區有深圳以及海南,預計到今年底,“醫生預約”涵蓋的地域至少將增加4個省,包括10多個二級城市。
除了上述兩個App,移動醫療領域還有一批特色App。譬如,主打尋醫問診的“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等,以及為醫生提供資料的“杏樹林”等。
不過,在談及整個行業,劉波的評價是,由于中國移動醫療還處于初創階段,現在整個行業里,真正能產生價值的應用還不太多,且服務層次還不高。而互聯網用戶是非常講究體驗的,當他覺得一個軟件不能很好地為他提供一些服務,用戶活躍度就會下降。因此,只有能為用戶解決實際性問題的應用,才能留住用戶。
那么,移動醫療App如何實現盈利?
今年1月,“春雨醫生”推出了會員版。在這個版本里,用戶每月支付8元或每年支付88元,即可無限次地向醫生提問,并將在30分鐘內得到醫生的解答。這些醫生來自“二甲”以上的醫院。而此前,“春雨醫生”靠免費問診的模式,在兩年間積累了大量用戶。
按“春雨醫生”對外披露的數據,該移動應用有1400萬用戶,每天有25000個問題。
有業內人士稱,移動醫療App目前的變現渠道包括三個:廣告、增值服務、在線問診。不過,每種變現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目前還沒有看到成熟的變現模式。
以在線問診為例,多名業內人士與早報記者交流時均提到,問診類收費App國內消費者的接受度不高,不僅是移動醫療的App,國內大多數面向消費者的應用,普遍沒有強大到讓消費者愿意掏錢來實現產品功能。另外,在問診過程中,患者提出的問題,可能并非被提問醫生本人回答,而是由這個醫生的團隊來回答。
向藥企要錢
“醫療App企業應在上線3年內確定好商業模式。”王浚海說,目前“掌上藥店”的營收來源,主要是幫藥企做品牌傳播。除了廣告投放,還可通過關鍵詞檢索、調查問卷以及自測小工具等,幫助藥企進行營銷。
在他看來,“掌上藥店”是升級到了“新媒體”類App,而最初的只能算是工具類App。
對于“掌上藥店”未來的商業模式,王浚海用O2O(線上結合線下)來形容,使“掌上藥店”用戶直接結合如“國大”等連鎖實體藥店,如自助查詢用藥指南,可以一鍵搜索到需要的藥品在附近哪家藥店有售,可以搜索到藥品有特惠價格的藥店等。
在這一模式下,用戶借“掌上藥店”完成購買后,也更容易統計出這個App能為藥企帶來多少收益。
王浚海以調研數據算了一筆賬:“掌上藥店”可以幫助藥店撬動一個很大的市場,平臺活躍用戶1400萬人,每年潛在的購藥機會為6次左右,每次購藥花費在61元左右。以此計算,2014年撬動的至少是51億元的市場規模。另據王浚海透露,預計到今年底涵蓋的藥店數會在4萬-5萬家,2015年將達到9萬-10萬家。
據他披露,2013年,“掌上藥店”的營收規模已經達到了千萬元級,其中多家藥企在掌上藥店的投入已經為百萬元級。
為醫生提供服務的“杏樹林”,同樣把目光投向了藥企。因為他們提供的專業資料中,或許能夠影響到醫生的決策。
“杏樹林”創始人張遇升在接受早報采訪時稱,“杏樹林”自身還沒有銷售隊伍,收入主要來自和外資醫藥企業的營銷合作,主要是針對醫生做營銷推廣活動。
向用戶收費的難度
“一方面,當下的大環境和政策變化使之前的營銷推廣模式已經沒有出路,需要創造新的模式。”劉波說,另一方面,藥品價格不斷下降、新藥的研發成本和推廣成本高、回報周期長,再加上行業營銷高度同質化和過度營銷,都促使藥企尋找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未來的競爭會從營銷能力轉向產品力、資本整合力和創新模式的系統競爭,而這些都會讓移動醫療這類全新的應用發揮價值。
華康全景與中華醫學會的合作項目,未來的買單者也可能是藥企,但劉波現在要試水收費的,則是由“醫生預約”帶來的增值服務。
劉波介紹,“醫生預約”會通過增加一些增值服務,來尋找盈利模式。一季度之后,會發布一些新的產品,目前還在籌備期。
其中一個想法是,對醫生與患者互動平臺進行收費,但不同于“春雨醫生”的模式。劉波介紹,主要是給醫院有過接診與就診的醫患之間的服務,而非陌生人,另外每個醫生所服務患者的數量固定,約80-100人。
“目前,患者在平臺上與醫生交流是免費的,而今年華康全景會試水收費,希望將所獲取的最主要收入分給醫生和醫院方面,而公司方面也將獲得一些收益。”劉波說。
美日的移動醫療盈利模式
相比中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移動醫療市場啟動得更早。
美國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借助醫療領域移動App的先發優勢,該公司2011年4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用戶覆蓋全美40%的醫生。2013年1月,該公司以大約2.92億美元的價格,被美國健康技術護理提供商ATHN收購。
Epocrates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信息參考,其主打產品是藥品和臨床治療數據庫。資料顯示,Epocrates2012年營收約1.2億美元,75%來自于藥企,主要是為其提供精準的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2012年,Epocrates收入約1.2億美元,其中80%來自藥企(60%來自廣告服務,20%來自市場調研服務),另外20%來自醫生的軟件服務費。
除了Epocrates,國外成功的移動醫療盈利模式還有向醫生收費、向醫院收費、向消費者收費、向保險公司收費。
一名醫藥行業投資人認為,除了向藥企收費,國外的很多模式不能移植到中國,比如向醫生收費的情況,大多數是為醫生提供掛號預約服務,國外的醫生是獨立的,而國內則在體制內,掛號預約是公共資源。另外,在中國商業保險與醫療行業結合并不緊密的情況下,面向商業保險公司收費模式,同樣尚需時日。
深圳市華康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劉波也說,有深度價值需求的醫療資源,都在各實體醫院,相對獨立。通過移動平臺方式整合這些資源,面臨高門檻、高壁壘。
且不說,中國還有政策壁壘。
以問診平臺為例。在醫生多點執業試點方面,衛生主管部門逐步放開,但在遠程診療上,卻突破不大。醫生在App應用上往往只是提供問診和自診服務,對用戶做一些與健康相關的指導,以及就醫前和就醫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但并不能給患者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