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 (DCIM) 系統具備的功能已經與早期大有不同。盡管對完整 DCIM 解決方案的功能范圍仍持續出現爭論,但 DCIM 已經成為現代數據中心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是沒有異議的。
Gartner 分析機構將 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定義為“一套工具,能夠監控、測量、管理及/或控制數據中心的使用率以及所有 IT 相關設備及設施基礎組件和能源消耗量,如配電器和計算機機房空調。”
簡單來說,DCIM 的目標是提供數據中心自動化及可見度,簡化數據中心的設備管理作業。DCIM 的配置可以是因應整體數據中心、大型設施內部的私有區域,甚至是企業部署的私有數據中心。
相較于歷史較長的數據中心,DCIM 的發展才剛起步。自最初約十年前在市場上現身以來,目前 DCIM 解決方案已經發展趨于成熟,現在更成為現代設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IDC 分析機構預期 DCIM 會在未來數年間以大約 16% 的年復合成長率成長,并將于 2019 年達到9億8800萬美金的市場份額。有鑒于 DCIM 展現出的強勁成長力道與具體實際效益,不僅設施管理人必須對其有所了解,CIO 和 IT 管理員也必須具備相關知識。
彰顯 DCIM 價值最簡單的方法是與舊型數據中心互相比較。相較于讓設施管理員使用電子表格和網絡圖手動追蹤資產, DCIM 系統能針對數據中心內部的關鍵組件和統計數據提供自我產生或圖形化檢視功能。
例如,臺達提供的DCIM系統----InfraSuite Manager 可以顯示服務器和網絡裝置的正確安裝位置。其形式為階層化的實際數據中心圖標概覽,以及顯示設施目前容量和可用機架的畫面。
臺達InfraSuite Manager 系統架構
現有建筑內部的數據中心通常會使用多元通訊協議整合既有的建筑管理系統 (BMS),以管理和監控輸入饋電、備用發電機和冷卻系統健康狀態,亦可細部擴充為實時檢視信道層級的溫度,或是個別機架的耗電量。
DCIM 提供的信息及可見度可讓小型數據中心團隊獲得高效率運作所需的能力,而這恰巧是快速精準地發現潛在錯誤和問題的基礎。現今數據中心的復雜程度遠勝以往,不但部署面積持續成長增加,運算功率及輔助設備的密度更是有增無減,因此這點無比重要。
故障一般不會突然發生,許多錯誤通常是長期累積的問題,而這類問題展露的征狀會登錄為看似不重要的警告。為了防范這種情形,臺達 EMS1000 環境偵測器的傳感器能收集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及其他信息,以持續提供數據中心狀態的最新信息。
數據中心會使用數以百計的這類裝置,而 DCIM 則是追蹤超大量數據點的重要角色,能在異常情形或負面趨勢對運作造成影響前加以標記。在可設定的中央儀表板上呈現數據中心的實時信息,可讓設施管理員直覺化盤查其負責的諸多系統,查清獨立警告之間的可能關系,以免錯過蛛絲馬跡。
事實上,更為精密的 DCIM 解決方案還能提出可供采取行動的建議,或是按下單一按鍵即可取得客制化建議。臺達 InfraSuite Manager 本身提供事件紀錄、后續追蹤、歷史紀錄圖表和分析,以及從收集到的數據產生各種報告。如此可讓 IT 人員通過中央儀表板實時監控及了解數據中心整體環境。
另外,設備制造商并未采納業界通用的 DCIM 標準,也沒有類似 IT 產業的主導平臺。現有的眾多 DCIM 解決方案可以大略區分為意圖提供完整功能的全方位平臺,以及采用平臺外掛設計或搭配其他 DCIM 兼容組件使用的 DCIM 功能產品。
考慮到現有 DCIM 實作項目本質上的差異,如果要說任何兩個 DCIM 實際操作項目絕不相同,這絕對不是夸飾的修辭。將所有數據中心皆視為客制化開發項目,且每一數據中心的優先重點和目標全都不相同,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