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陸續認可。“一帶一路”成為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青海,被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范圍,定位于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今日之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物理之路,更是一條信息之路,大數據產業應時而生。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2015]50號),提出“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大力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開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臺整合,消除信息孤島,推進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青海省高度重視“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致力于把青海打造成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連接東西、輻射周邊的重要支撐平臺。2015年8月10日,青海省印發《關于促進我省云計算發展培育大數據產業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提出“逐步將我省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數據中心支撐點和西北民族地區區域數據中心基地”。
高原大數據中心應運而生
“一帶一路”引領,大數據產業風起云涌。中國移動、青海移動高度關注“一帶一路”的推進,全力以赴為“一帶一路”提供信息化服務,以高原大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為切入點,打造信息化“一帶一路”工程。同時,青海是三江源頭,能源結構豐富,電力、水力、光伏資源充足,同時有著豐富的鋰資源,符合推進大數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高原大數據中心的運營不僅是青海移動業務發展的需要、網絡安全的需要、儲備機房資源的需要,更是青海移動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信息消費的重要舉措,將更加有助于青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
2014年11月23日,位于青海省海東市工業園區的中國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奠基開工,該工程分三期建設,可提供3200個機架的服務能力,是我省唯一的國家級大型IDC數據中心,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IDC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采用虛擬化、云計算、綠色節能等技術,倉儲式機房及配套功能的建設模式,充分體現低成本、低能耗、擴展靈活的建設要求。經過一年的建設,高原大數據中心即將啟動和運營,面向政府、企業、個人客戶開展業界領先的IDC、公眾服務云等業務,并對園區入駐企業在IDC主機托管、系統維護、企業信息化支撐等方面提供優質的服務。
彩云青海“云景”撩人
高原大數據中心基于國家級數據中心標準構建IaaS+PaaS+SaaS完善的標準化產品體系,打造“一站式”定制化的混合云、行業云等解決方案,解決全省信息化建設的各類問題。“彩云青海”正是青海信息化平臺的經典之作,該平臺由7+X朵行業云構成,覆蓋全省七大重點行業,包括電子政務、交通旅游、食藥安全、服務民生、安防環保、電子商務、智慧教育等領域,具備全省信息化平臺承載和整合能力。根據實際需求可進行醫療、教育、林業、消防、社區等領域的拓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政府提高管理和社會服務水平,讓我省服務民生和城市管理“智能化”。
據青海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高原大數據中心就是將單個的機房以規模化聚合,通過資源隨時按需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云計算中心按需彈性提供數據信息資源,具有投資少、效益高、維護費用少等優點。”尤其在電子政務、服務民生等方面,在智慧化社會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建設一套青海民生大數據支撐平臺,匯聚多種數據源的基礎上,利用數據挖掘實現相關分析,實現民生大數據精確解耦應用,助力政府提高治理能力。統籌規劃建設模式使我省打破“信息孤島”成為可能,通過有效整合利用各類數據,使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所依據的數據資料更加全面,不同行業和機構直接協調工作的效率更加通暢,成本費用的支出更加節省。據初步估算,政府統一購買企業“一站式”服務每年可減少40%到50%的信息化項目財政支出。
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無疑是當前互聯網產業中最熱的三個關鍵詞。云計算技術是大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的基礎,而IDC數據中心是承載云計算資源的物理設施,因此也可以說,高原大數據中心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為全省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快速發展注入全新動力,促進全省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助推經濟社會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