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繁雜的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理清很難。互用性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供應廠常常把責任推給其他制造商。對于多種產品構成的系統來說,以上問題使得管理更加復雜化,關鍵產品的支持也不得不延期。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更多的數據中心采用了整合方法——由一個供應商直接提供歐諾個整套數據中心硬件——來解決這些問題。
本文中,TechTarget數據中心的Nick Martin連線MTM Technologies Inc.的虛擬化架構師Bill Kleyman,為讀者挖掘出更多關于整合基礎架構平臺的信息,以及IT人員對此需要考慮的關注點。
Nick Martin:對于整合基礎架構平臺,我們需要權衡什么?比如,刀片還是機架硬件?
Bill Kleyman:一個公司,不管要選擇哪種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平臺,都得考量其優缺點,其關鍵是公司的明確業務驅動是什么。機架硬件環境和刀片機箱解決方案都可以做得很好。
HP ProLiant機架服務器定位就很精確,它們能夠用大量內核處理上百個gigabyte的RAM,就依賴于你的處理器。這些機器可以處理虛擬化、應用托管和普遍的服務器需求。要點在于明白這個硬件在公司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最好結合實例來理解,假如一個公司正在急速擴張,他們已經購買了在XenServer或者VMware的虛擬化平臺。從那里,他們計劃把全部臺式電腦作為“使用各自設備工作”方針的一部分。這個環境將一直擴張成長,那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如果他們購買獨立服務器,管理員就得個別地管理每個箱子,或者通過一些第三方管理工具。他們還需要管理工作負載、硬件配置和網絡,確保所有的獨立服務器工作運行良好。
另一方面,如果有了一個整合的基礎架構。就可以解決問題。思科UCS(統一計算系統)是個不錯的例子。使用這個解決方案之后,公司就能在一片屋檐下擁有所有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元件。網絡和交換,刀片管理和機箱控制都在一個GUI(圖形用戶界面)中。管理員可以復制整個硬件配置,然后加載到休眠中的服務器,以便快速配置。管理和發展都成了比較輕松的工作。
如今,如果同樣的公司仍然想要虛擬化,但是自知計算需求有限,那選擇機架服務器可能才是最好的。
Martin:那么整合基礎架構有那些優缺點呢?
Kleyman:可管理性和發展潛力的難度降低,這是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好處。周圍建設的管理工具控制并修改刀片機箱的工作呈極度粒狀。
管理者能夠登入,并馬上看到他們需要了解的環境信息。以UCS GUI為例,工程師可以登入查看環境中是否有關鍵性錯誤。如果發現問題,他們可以深入到問題所在確切位置的刀片,并下至DIMM slot的層面解決問題。管理硬件配置也變簡單了,把新的刀片放進機箱,你可以從一個刀片把屬性復制到另一個刀片,花不了多久就能將其就位。這意味著配置整個機架所有的刀片不需幾天,只需幾分鐘。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使用整合基礎架構最大的好處之一是“一步到位”,但是這某種意義上也是缺點。記住,整合基礎架構的管理是為在已有環境中特定分析和觀察而設計的。所以,你放置任何東西若是超過了該環境,就得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監測。不要忘了hyperviser層面、后備和快照的工作負載管理,以及一切需要企業應用管理的東西。這些將會變得獨立,而且需要監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