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較早接觸互聯網的那波網民中,可能還有不少人記得自己曾經有個“263郵箱”帳號。今天的263仍然與“郵件”聯系在一起的,只不過二六三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263”)如今只面向企業用戶提供郵件服務。
也許得益于這種專注,從2009年開始,263公司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級郵箱市場的“老大”。像這樣一個為全國眾多中小企業提供郵件服務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它的數據中心究竟是什么樣子,都有哪些特點?為此,我們特地走訪了位于北京昌平區的263北京數據中心。
節能措施隨季節轉變
據263北京數據中心應用維護部經理李巖介紹,263在全國有三個主要數據中心,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擁有接入電信、網通骨干節點的網絡資源及獨立自治域。其中,263北京數據中心是面積最大的,共1500平米方。也許是由于建成時間較早(自2003年起正式作為承載郵件業務的主要機房),263北京數據中心第一眼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深入了解后,卻發現別有特色。其中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263北京數據中心在綠色節能方面頗有成效的各種舉措。
“我們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借助自然空氣冷卻,每月可節約上萬元的電費。”263北京數據中心網管中心經理李旺說。
所謂自然空氣冷卻,即指在氣溫較低的季節,關掉部分甚至全部空調,引入外部冷空氣對進行機房直接冷卻,從而實現節能降耗。李旺表示,為利用自然空氣冷卻而產生的機房改造成本大約是十萬元人民幣,目前該成本早已收回,但每個月還會有些固定投入,主要是過濾網的更換。
“正常情況下,過濾網一個月一換,不過,遇上北京沙塵暴多發的季節,就得更換頻繁點,但總體來說,節能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在北京,一年有六個月的時間都可以利用這種方式。”李旺說。
那么,嚴熱天氣下怎么節能?263也有妙招。
在263北京數據中心機房外的墻根下常年擺放著一個大罐子,里面裝著滿滿的工業用鹽,而這些鹽就是專門用來對自來水進行軟化處理的。經過軟化處理的自來水再被“打”成霧化的水滴,噴灑在空調的冷凝器上,可在炎炎夏季帶走很多熱量,從而降低空調室外機的負載。李旺表示,這種方式每年每個月也可以節約上萬元的電費。
值得一提的是,263北京數據中心早在2008年開始就采用華為的刀片服務器,而且這些刀片服務器均使用直流供電,避免了直流轉交流的電力損耗,也有助于節能減排。
此外,263北京數據中心里的服務器全部使用的是英特爾至強服務器處理器。這些英特爾至強處理器不僅性能出色,使得263能輕松為上百萬郵件用戶提供穩定服務,并且還具備各種節能技術。例如,在業務空閑時期,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就會自動進入節能狀態。我們知道,郵件業務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涇渭分明,這種處理器自動進入休眠模式的節能方式顯然很適合263。
深入的虛擬化
“三年前,我們就開始嘗試虛擬化了,我們一直在摸索哪些應用可以和虛擬化相結合。”李巖告訴記者。
實際上,263北京數據中心已經實施了三期服務器虛擬化項目。第一期以嘗試摸索為主。第二期則將一些輕量級、輕負載的應用放在了虛機環境。在2010年實施完第三期虛擬化項目后,除了經驗證不適合虛機環境的應用之外,263絕大多數的應用都遷移到了虛機環境。
同時,李巖解釋了263為什么只實施了服務器虛擬化,而沒有實施存儲虛擬化。他表示,263應用的特點之一是海量小數據的頻繁讀寫,對磁盤I/0讀寫性能有較高要求,如果在實施服務器虛擬化的同時再實施存儲虛擬化,會明顯增加前端應用服務器的壓力,從而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充分的虛擬化為263帶來的不僅僅是成本節約,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資源的靈活調度,而資源的靈活調度又特別適合業務峰值事先較難預估的郵件業務,也更好地滿足郵件業務所需要的快速、安全和穩定。
李巖表示:“未來,我們重心主要是基于云計算平臺開發下一代郵件系統,即我們所說的‘郵件云’。因此,虛擬化工作將從屬于云計算大項目的規劃下,不在進行單獨的探討,現在我們更關注于實現全國多個數據中心之間的資源調度。”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刀片服務器、自然風冷卻技術,還是虛擬化、云計算,263在新產品新技術方面都勇于嘗試,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有專門的電力、網絡、服務器等各方面的工程師,所以我們有這個專業實力,會對自己的數據中心、自己業務去深入而持續地優化它,這是很多其它企業難以做到的。”李巖說。
數據中心的新與舊
通常,一個數據中心的壽命是10~20年,所以說,263北京數據中心算得上“人到中年”。不過,263北京數據中心不帶絲毫暮氣,而是活力盎然。這不僅充分證明了數據中心只要不斷優化,就能長久地支撐業務發展,同時也體現了263數據中心團隊勇于嘗試和鉆研新技術的精神。
在我們采訪時,常常會遇到有用戶問,什么是“新一代數據中心”?263北京數據中心則替我們做了很好的解答——所謂“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新”并非特指新修建的數據中心,也不在于機房建筑和機房內設備的新舊與否,而是指數據中心在建設與管理中所體現出來的先進性和創新性。
因此,真正的“新”是一種軟實力,我們也希望看到越來越多具有強大軟實力的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