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思科這對老冤家,最近又“互看不爽”。日前,思科又“翻出舊帳”表示,華為對2003年兩家公司之間的專利侵權糾紛做出了錯誤的表述,思科因此公布了此前機密文檔的部分內容。其并指控華為抄襲自己的代碼。對此,華為予以否認表示,思科是本次美國國會出臺對華為和中興不利報告的幕后推手,“思科試圖利用美國貿易保護,通過壟斷美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即便華為和中興在美國市場只有很少的份額”,也因為華為在企業網等諸多領域對思科構成諸多挑戰。
“思科說華為抄襲一事2003年就已經有了”,IT法律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說,當時思科起訴華為代碼抄襲,但最終雙方和解。現在美國國會出具報告指控華為、中興威脅國家安全,實際上還是在通過貿易保護政策保護本國企業,“這個事情發展下去,很可能美國有關政府部門根據國會的調查報告啟動調查,進而對華為中興在美國市場做出種種限制,但應該不會完全把兩家企業從美國市場驅逐出去,以免引發中美之間更高層面的貿易戰”。
不過,在電信專家付亮看來,將在美遇挫的背后推手歸結為思科頭上并不準確,實際上,美國老牌通信企業都不愿意讓華為等公司進入美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就市場而言,華為和思科雙方目前還只是小摩擦,應該算不上正面競爭。他認為,這不只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爭斗,還是中美在IT產業甚至貿易上的一次激烈沖突。
無論如何,華為對于思科的威脅都越來越大。前不久,華為在海外做過一次品牌調研,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雖然華為一直被排斥在美國市場之外,但華為在美國的知名度,明顯比西歐高很多。華為企業業務BG營銷部總裁何達炳開玩笑說:“是思科CEO錢伯斯在美國給華為做了很好的宣傳。”錢伯斯一直對華為很警惕,每每被問及競爭對手,錢伯斯一定提到華為,卻不承想這一舉動給華為帶來了品牌效應。
華為企業業務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實現企業業務合同銷售收入38億美元,與思科相比,仍然不足其十分之一,按照華為企業業務的戰略,到2015年,其銷售收入要達到150億美元。實際上,即便如此,3年之后的華為企業業務仍不足今天思科規模的一半。但是,作為全球企業網市場的龍頭老大,思科雖然占據全球一半以上的企業網市場份額,不得不警惕華為的進攻。
有媒體也評論稱,ICT市場領域,思科與華為的競爭剛剛開始。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國市場,雖然華三通信此前表現強勁,但被惠普收購后,已經不足畏懼,這個市場將是思科與華為的戰爭。
在2010年年底的云計算發布會上,任正非強調華為要改變過去的“堂吉訶德”式單打獨斗的精神,強調合作和共贏—這更多是一種理想。華為從來深諳現實之殘酷。在同期一場標的為600多萬元的網絡設備招標項目中,思科報價500多萬元,而華為僅報190萬元。盡管可以從后續服務彌補短期損失,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思科不可能輕易參與這種殺價游戲。
在關鍵時刻,思科的大企業病耽擱了決策進度。打折事宜并非完全不可行,但思科需要屢次征詢美國總部的意見,華為則推行“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將決策權力推至前線。
此外,人力成本也導致思科處于被動位置。在同地區,思科跟華為同等資歷的工程師年薪對比達3:1,這直接導致思科工程師少于對手。思科將其絕大部分售后服務外包給代理商,其工程師主要負責授權工作,即進行前期的方法設計工作。除了一些大客戶,思科工程師一般不會特地跑到現場去解決問題。這導致一些中小型企業覺得“華為更親切些,而思科像神仙一樣,連面都見不到”。
對于此次華為遇到的沖突,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謝明敦表示,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防范和打壓是長期趨勢,中國也應該采取一些反制措施。“中國政府可能會采取一系列未經宣布的措施來支持華為公司”,《華爾街日報》11日也引述美國投資公司伯恩斯坦的分析師法拉古的話稱,“中國會說,如果我們的公司在海外做生意遭遇阻礙,我們也應該讓那些在中國做生意的西方公司遭遇困難。”文章舉例稱,中國大型公司可能會得到建議,不要從美國公司購買網絡設備,新的電信基礎設施設備投標工程可能會不均衡地分配給中國公司。分析人士說,這類報復措施可能會給思科等美國公司帶來沉重打擊。對思科公司而言,中國是一個重要市場,在這個市場的增長率大大超過其全球平均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