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傅克友
央企“當家人”的薪酬終于掀起了“蓋頭”。日前,國資委網站上披露了111家央企負責人2015年度的稅前薪酬信息,各大央企負責人中最高的能達到上百萬元,最低僅有四五萬元,平均水平大致在50萬元到70萬元之間。
這份“工資單”可以看作自2015年“限薪令”實施以來央企薪酬改革的一個成果。央企雖然都是全民所有,但是市場地位未必相同。有的央企資源壟斷的色彩更強一些,有的央企則處于競爭性更強的行業和市場環境。對于前者,企業利潤和經營業績更多體現出壟斷優勢,未必一定是企業家能力的真實反映。相比之下,這一類央企負責人的薪酬如果偏低,也就不難理解。
比如,在111家央企負責人中,稅前薪酬能夠達到百萬元的有15位,集中在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而“三桶油”負責人,則無一超過80萬元。
對于央企負責人,他們的薪酬還受到自身雙重身份的制約:一者是職業經理人,二者是具有較高行政級別的公務人員。這意味著,他們在職務薪酬上既有高管工資,又含“高官”待遇。
從前者來說,薪酬應該與經營業績掛鉤,因此,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都在降薪之列;從后者來看,又不能完全“隨行就市”,因此,央企負責人百萬薪酬,與同期一些民企高管動輒千萬元的年薪相比,也顯得相形見絀。
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想要消除薪酬水平總體偏高、薪酬結構不合理等弊病,被認為是央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應有之義。但如今是不是達到期待的效果,依然充滿爭議。
的確,央企負責人普遍“限薪”,薪酬制度也更加陽光、公開和透明,但未必就能讓納稅人普遍信服和滿意。因為薪酬的性質到底是行政級別還是企業家能力,仍然不能有效區分。而在另一個角度,探索國企經營管理人員激勵方式的長效機制,還是一個未能完成的任務。
這似乎是一個悖論:央企高管薪酬高低都不如意,里外都難以平衡。問題在哪里?可能還不在于薪酬二字上,或者說這不是薪酬改革所能解決的問題,而需要一個系統全面的央企和國企改革來加以推進。
這也讓人聯想起這兩天輿論“炸鍋”的新聞:華為宣布,預計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5200億元,同比增長32%。與此相應,華為員工特別是高管的薪酬將更上層樓。根據年報,華為2015年工資、薪金、福利、離職后計劃的總開支接近1008億元,加上凈利潤369億元(絕大部分分紅+股票升值給員工),華為花在員工身上的成本將達到1377億元。這也意味著,17萬員工的人均年收入超過80萬元。在華為,年入500萬元的有千余人,年薪百萬的超1萬人。華為高管薪酬有多高,不言而喻。
沒有人會覺得華為的高薪需要改革,也沒有人會因此而心理不平衡,或者對社會的公平正義產生懷疑。相反,很多國人為華為的做大做強而充滿了民族自豪感,甚至為深圳高房價“趕跑華為”而生杞人之憂。
華為的高薪贏得國人尊重,這是因為這家企業贏得了國人的尊重。至少有兩個角度可以解釋其中的秘密。
第一,華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不僅在國內競爭市場自力更生,而且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與狼共舞,讓中國品牌真正地實現巨大的自我價值。當很多央企醉心于大搞金融、大炒房產,華為有60%以上的收入來自國外,高端智能手機敢與蘋果試比高。華為實際上完成了很多央企應該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華為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不是躺在從前的功勞簿上坐享紅利,而是在不斷的研發高投入中推進產業升級。按照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16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華為排全球第八,在中國企業中排名最高,最近十年研發經費達到1900億元。在某種意義上,華為是中國最能體現創新驅動戰略的企業,而這樣的角色本應該由擔負戰略使命的央企來體現和承擔。
就此而言,央企需要反思的是:華為的高薪為何贏得尊重。如果央企能有這樣的國際化眼光和成績,有這樣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所謂高薪怎么會是個問題?
當然,華為的成就與其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密不可分。比如,華為沒有上市,把大部分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這形成了一種充滿狼性文化的激勵機制。
對國企尤其是央企來說,在薪酬制度改革之外,如何通過混合所有制和員工持股改革來激活企業活力、完善激勵機制,是一個尚需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