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案入選了5G(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標準。
美國時間11月17日,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的RAN1(無線物理層)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就5G短碼方案進行討論。三位主角依然是中國華為主推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美國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國主推Turbo2.0方案。
最終,華為的Polar方案,從美國主推LDPC,法國主推Turbo2.0兩大競爭對手中勝出,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而LDPC成為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5G短碼編碼方案共分數據信道編碼和控制信道編碼。
今年10月14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開的會議上,美國LDPC方案被確定為5G中長碼編碼方案。
據悉,圍繞對未來5G標準的爭奪,兩次編碼會議成為無線通信史上最激烈對決,可謂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各方代表圍繞自家方案,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連續幾天的會議都討論到次日凌晨,最晚一次會居然開到凌晨1點半。
據業內人士透露,里斯本會議,盡管華為的方案支撐者眾多,但最終還是更重要級廠商支持的美國LDPC方案勝出。LDPC是高通領銜,背后站著英特爾、三星、諾基亞和威瑞森電信(Verizon)等巨頭。華為Polar方案背后則更多是中國廠商,中興通訊、展訊、小米、OPPO、vivo、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
據悉,里斯本會議失利后,Polar方進行了反思和總結,調整方案,派出了5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美國會議。5G標準之爭目前為止也變成了中美兩方的較量。法國方案由于支持者少,最終未分到蛋糕,壟斷3G和4G時代編碼的Turbo2.0編碼未來將走入歷史。
截至目前,華為公司依然保持低調,未對5G短碼結果發表任何看法。
編碼與調制在被譽為通信技術的皇冠,體現著一個國家通信科學基礎理論的整體實力。
據某專業通信網站介紹,Polar Code(極化碼)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論文從理論上第一次嚴格證明了在二進制輸入對稱離散無記憶信道下,極化碼可以“達到”香農容量,并且具有可實用的線性復雜度編譯碼能力的信道編碼技術。
上述報道稱,極化碼構造的核心是通過“信道極化”的處理,在編碼側,采用編碼的方法使各個子信道呈現出不同的可靠性,當碼長持續增加時,一部分信道將趨向于容量接近于1的完美信道(無誤碼),另一部分信道趨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純噪聲信道,選擇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傳輸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在譯碼側,極化后的信道可用簡單的逐次干擾抵消譯碼的方法,以較低的實現復雜度獲得與最大自然譯碼相近的性能。
在通信行業,標準之爭是最高話語權的爭奪。一旦標準確立,將對全球通信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稱,這次勝出是華為和中興兩家多年研發投入的顯現,未來更多5G技術都將有華為和中興的影子。
“兩家公司從2G時代克隆模仿,到3G時代有一定話語權,4G時代積極參與,5G時代則是領先者。”付亮稱,5G標準有了中國廠商的影子,未來美國再排斥中國電信設備就顯得很可笑。
按照業界預計,5G標準將在2018年開始形成,2020年5G將開始全球范圍內商用。在此之前,圍繞5G的一些場景應用、實現方式都會路線形成共識,為接下來出臺標準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