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華為第一時間回應,公司從未計劃將總部搬離深圳,依然抹不掉一篇《別讓華為跑了》帶給深圳的憂慮。
這篇文章指出,近幾年深圳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在明顯上漲,特別是去年的“一路狂奔”讓不少制造企業感受到了沉重壓力。受此影響,未來華為可能將發展中心從深圳轉移到東莞。
與深圳的憂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莞今年初對外宣布,2015年的企業納稅排行榜上,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拿下主營業務收入和納稅兩個第一。官方未公布具體數據,但估計營收已到千億級別,納稅額在20億元左右。而在2014年,華為在東莞的納稅額還在10名開外,只有2.4億元。
誰說華為一定是深圳的?當深圳不再是珠三角最吸引企業的城市,是“危”更是“機”。城市騰飛的“獨角戲”遠不如城市群的發展更好看。這也是我們不只需要北上廣深,更需要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力量。
華為的稅收貢獻已經明顯地從一個城市向另一個城市擴展。而這僅僅是一個優秀的巨頭企業能貢獻給城市最表層的紅利,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一面旗幟,華為的產業輻射效應還會在更遠的未來充分釋放,而這對于一個曾經失落的東莞意義非凡。
通過自己的產業脈絡牽線搭橋,一大批行業巨頭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想來東莞的不只有華為,另一家央企巨無霸、物流和能源裝備巨頭中集集團也在東莞投資了四大項目,位于松山湖的中集智谷占地面積約530畝,總投資約60億元;近幾年飛速成長的內衣品牌都市麗人,也在從深圳搬遷東莞后大放異彩。
除了受益的東莞,華為的轉移傳言,以制造業的名義向深圳也向全國敲了一次響亮的警鐘。
作為一塊制造業的招牌,華為專注于搞實業,不搞金融,不搞房地產,更沒有廣泛涉獵O2O,因此它不可能像銀行、互聯網企業那樣待在浮華富貴的CBD,它們需要的是硅谷式的舒展的工作環境。此外,它擁有大批一線工程師技術工人,上萬的員工要買房、要落戶、子女要上學。
而這些東西,深圳越來越難給。一直以來,華為都為深圳創造巨大的產值和稅收,但它需要的“反哺”卻少之又少。
華為不是制造業的個例。有資料顯示,2008-2014年,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大幅上漲,深圳龍崗以制鞋、家具為代表的低端制造業大面積倒閉,近幾年,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也生存困難。在這種背景下,富士康、中興等企業已經有了遷址的想法和行動。
華為總裁任正非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明確表達了對房地產泡沫的厭惡。這不僅是任正非的憂慮,更是亟待轉型的中國制造業的集體焦慮。“高企的土地、稅收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即便是強者華為也要小心翼翼,這是華為的思考題,更是整體制造業脫困的思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