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總裁任正非曾在內部講話中提到,諾亞方舟實驗室要面對信息洪流的沖擊,解決信息收集、處理、挖掘和分析等方面的挑戰,構筑華為技術優勢,成為ICT領域的領先者。要超越護航,要有新思想、新理論產生,要為華為找到信息洪流中的諾亞方舟。如此,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在外界看來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昨日,略顯神秘的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張寶峰,出現在了第十六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分論壇,分享了諾亞方舟實驗室對于大數據的研究和觀點。
“諾亞方舟實驗室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具有學習能力的數據平臺。”張寶峰表示。基于此,遷移學習和終身學習是平臺應該具備的兩項能力。
張寶峰打了個比方,數學好的人一般物理和化學也很好一樣,遷移學習能力就是希望機器能夠具有類似的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則是指機器具有永不停止獲取知識的能力。而遷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均建立在大數據挖掘的基礎上。
張寶峰認為,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信息資產。諾亞方舟實驗室一直希望能夠開發出這樣的新處理模式。
“然而,我們發現開發出的處理模式沒有太強的普適性,往往改動幾個參數或者環境,該模式就無法與數據適應。”張寶峰表示,企業對于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成本過高,華為近95%工程單數據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盡管如此,大數據挖掘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張寶峰介紹,在一次對工程單位客戶需求的研究分析實驗中,諾亞方舟實驗室通過對數據挖掘作出分析,平均誤差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而往常,類似的研究分析往往會交由行業專家來進行。
不過,張寶峰認為,數據提供的商業價值應該要能覆蓋數據挖掘的成本。大數據作為信息資產,商業價值的體現才能促進大數據挖掘模式的普及。
資料顯示,諾亞方舟實驗室是華為設立在香港的實驗室,成立于2012年,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學習——數據挖掘研究,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技術來抓住大數據時代歷史機遇。
華為的諾亞方舟實驗室能不能像《舊約》中的諾亞方舟一樣,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找到新的通訊理論,帶領人類走出甚至駕馭“信息洪水”,目前尚不得而知。
不過,大數據挖掘的重要性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界的共識。無論是華為、英特爾還是IBM都早已開始了在相關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