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已經43歲的任正非籌集了2.1萬元人民幣,在深圳組建了華為公司,專做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銷售代理,獲得了第一桶金。一晃27年過去,目前華為的員工數已超過15萬,業務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銷售收入達2400億元左右,超越愛立信、諾基亞等巨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
回首來時路,華為的成長歷程,即是一個“自立”與“借力”的過程。成立伊始,華為就選擇了一條充滿風險、技術自立的實業之路,并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在本地化的技術研發基礎上,華為展開了全球范圍內的布局,這也在無形中成就了華為廣結戰略同盟的指導思想。即以技術為本,借力知名品牌和渠道,逐步實現全球技術路線的擴張。
27年來,華為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每個角落,開拓了一個又一個新興市場。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美國成為了華為世界版圖中一塊不小的缺失。
借力:全球化戰略
華為集中在國內市場打拼的時期,被譽為華為的“土狼時代”。
1999年,華為第一次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數據產品,接入服務器。一年之內,華為就占據了中國新增接入服務器市場70%的份額。2001年,華為在中國路由器、交換機市場的占有率已直逼思科,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同年,在歷經6年的國際化征程后,華為迎來了收獲的季節,在俄羅斯、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華為都取得了不俗成績。此時,美國市場成為了華為的下一個目標。
2002年6月,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電信設備展上,華為全系列數據通信產品在美國市場首次正式亮相。然而,通信設備展尚未結束,美國市場就有人開始懷疑華為的技術背景。在一家行業網站上,有人將華為與思科產品進行了比較,發現在外觀、產品編號、功能方面,兩家公司的產品極為相似。2002年12月中旬,思科的全球副總裁從美國來到華為,正式提出了華為侵犯思科知識產權的問題。2003年正是華為拓展歐美市場的關鍵時刻,很多歐美客戶都因此暫停了與華為的項目。
2003年的“思科世紀大訴訟”無疑給沖勁十足的華為當頭一棒。如果國際巨頭都是華為的敵人,那么華為的處境將會很艱難。
無獨有偶,自1996年華為展開全球化征程以來,在與國際一流跨國公司的接觸過程中,任正非也意識到,基本獨特的語言模式,無法與全球化的大公司形成很好的對話。因此,有必要遵守通行的商業價值觀和一系列標準流程與制度,以保證企業使命的實現。
有分析師認為,華為在走向國際市場時,其產品線也越來越長。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如數據通訊領域的思科,固網領域的阿爾卡特,華為壓力很大。如果僅憑自有的渠道、品牌以及對全球市場的把握能力,華為根本無法全線作戰。
于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華為選擇了走間接路線,即“以合作聯盟等方式,改變全球市場競爭格局”的聯盟策略。
在進入陌生市場時,華為選擇與當地公司成立合資企業。2003年,華為與3COM合作,專注于企業數據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并利用其在美國的渠道銷售華為產品;2004年,華為與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開發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與此同時,華為還通過入股電信運營商的方式,與其結成戰略性伙伴關系。
華為的策略取得了切實的成效。2005年,華為的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5年后,華為已超越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僅次于愛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設備制造商。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華為選擇聯盟策略的同時,聯盟者也在改變甚至重塑著華為。
自立:專注研發
“華為有15萬員工,7萬以上的員工都在做研發。公司的銷售額2000多億,其中超過12%的資金又被投入到研發中。在中國,很難有第二家企業能超越華為的研發規模了。”前華為歐洲區客戶經理王良明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時間回到1988年,華為創立初期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此時,國內在程控交換機技術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意識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將華為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研制自有技術中。身處房地產熱和股票熱的核心地帶,任正非不為所動,取代而之的是對知識與技術的尊重。同時,他把“保證按銷售額的10%撥付研發經費,有必要且可能時還將加大撥付比例”寫進了《華為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