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以路由器和交換機為核心的IP網絡始終遵循摩爾定律,與其他IT設備共同構建了現代化信息文明。其中,路由器作為廣域網和局域網出口的核心設備,始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也經歷了持續的發展和無數次的更新換代。
時至今日,路由器的接口已經從五花八門的X.25、E1、ATM、POS、SDH等窄帶接口轉變為寬帶純以太接口為主,輔以少量的更高速和更高性能的波分接口;在運行協議上,逐步統一成分布式IP/MPLS體系。更大的帶寬、更低的時延、更小的體積、更優的成本使得路由器以及其“兄弟”交換機、PTN成為幾乎所有網絡的基礎。
不過,變化和運動是永恒的,發展是硬道理。當前,受百兆寬帶入戶、4K在線視頻、4G/4.5G/5G、萬物互聯的驅動,以及客戶體驗至上、SDN/NFV思潮的影響,路由器也在面臨著持續的演進和變革。
首先,路由器組建的廣域IPWAN網絡是一個應用范圍極廣的網絡,一般新建一個全新網絡的代價都非常高,所以很大一部分需求是擴充網絡容量,在技術上需要一定程度的兼容。因此,路由器發展的基本軌跡和競爭焦點仍然是合理速度的演進,要在繼承歷史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容量和能力上的持續提升。以核心路由器為例,目前可以商用的主流設備是每系統16至20槽位,每單板400G,形成6.4T至8T的單子架系統。而后的發展和競爭點則是在合適的時間點推出1T、2T、4T單板,而且最好是兼容的,容量提升了,且功耗和價格不要提升,繼續滿足摩爾定律要求。
其次,更小的體積。傳統的中高端路由器都是體積龐大的“鐵疙瘩”。而隨著物業成本的逐年提升,占用空間更小的“小體積大帶寬”路由器開始受到歡迎。對于一些基站的站點路由器,客戶甚至希望是直接抱桿的戶外型。在這種趨勢下,研究路由器的小型化或戶外化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得好,產品將非常受歡迎,也可以形成不少差異化競爭優勢。
最后一點是關注客戶體驗。在硬件組成上,小米路由器采用的都是常用元件,但在軟件上,其創造了一套基于App的應用鏈,不僅用起來方便,創造了新價值,而且還能夠帶動更多小米智能家居的布局銷售。
隨著SDN/NFV的發展,以路由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正在逐步演繹一場變革。變革的基本點是SDN(軟件定義網絡)的引入。IP網絡能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部署,靠的是一套分布式的協議體系——一個或多個節點的路由器崩潰,IP網絡仍然可以繼續運行,這非常了不起。然而,正是這個分布式體系,使得很多本來很容易的全局性特殊策略難以實施,IP網絡的“智商”其實很低。更麻煩的是,網絡的控制在應用層軟件和路由器軟件之間有斷層,難以全自動地實施應用策略。SDN的引入,正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在路由器組成的廣域網領域,牽一發動全身,因此SDN的引入策略也相對保守。保守的表現在于盡量不去觸及路由器的轉發面,并且在控制面也盡量保持兼容,以一種混合體系運行的方式,逐步把路由器上分布式運行的控制面轉到集中式運行在控制器上,并且通過層次化的控制器,及合理的北向接口,實現軟件全面自動化的訴求。控制器與設備之間采用原來的接口,如NETCONF甚至CLI,或者原有協議的擴展如BGP-LS和PCEP,路由器上原有的概念PW、L3VPN、MPLS TE隧道等仍然保留,只是運行模式發生了變化,原來“智能低下”的情況通過引入SDN得到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