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微軟2018財年(從2017年7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第一個工作日,所有員工都收到一封內部備忘錄郵件,全球商用業務主管Judson Althoff、全球銷售與市場營銷團隊主管Jean-Philippe Courtois、首席市場營銷官Chris Capossela三位高管在郵件中共同介紹微軟接下來將要進行的變革,即重組全球銷售團隊,以更好地服務快速增長的云計算服務業務。
然后,在7月4日,微軟就宣布,微軟香港公司總經理鄒作基(Horace Chow)將接替羅榮力擔任中國區首席運營官(COO),直接向微軟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柯睿杰匯報工作。微軟在解釋走馬換將意圖時引用了柯睿杰的話:“鄒作基是出色的管理者,不僅帶領微軟香港創造了許多輝煌業績,而且致力于通過云服務幫助眾多客戶和合作伙伴實現轉型。”
針對微軟中國的變動、微軟全球銷售團隊的調整,及其與微軟云計算業務的關系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尋求微軟中國對外發言人的置評,一位發言人表示:“微軟公司正在實施一系列的改變,旨在為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務。”本報記者希望進一步了解“一系列改變”的內容,但該發言人表示,“沒有其他內容可以提供。”
一位在中國軟件業和投資界具有雙重身份的知名企業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萬物智能、互聯時代將是toB業務爆發的時代,在此過程中,亞馬遜、微軟等做得不錯,但微軟想把云計算業務變成利潤“奶牛”仍面臨不少挑戰。
“云為先”戰略不斷強化
微軟財年在每一年的6月30日結束,按照以往的慣例,微軟會在新財年開始的7月初,公布新財年的重組計劃等。
在上述所及的內部備忘錄中,微軟認為,“我們的商用和消費類市場有著巨大的4.5萬億美元的市場機會”,因此,為了在引導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數字化轉型方面做得更好,“我們將開始對商用和消費類業務模式進行變革”。
在備忘錄中,微軟明確提道:“根據當地的法律規定,我們正在宣布14個地區的的變化。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獨特屬性,您的直屬領導將在未來幾天內分享有關的變化和具體細節。”
對中國市場而言,鄒作基接替羅榮力擔任中國區首席運營官,應該就是有關變化之一,而正如柯睿杰所說,此次變化的目標直指通過云服務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
微軟CEO納德拉在2014年2月上任之后提出了“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在解釋選擇這一戰略的邏輯時,納德拉曾表示:“如果沒有云就談不上移動體驗。這不是一臺設備的問題,而是說移動計算的整體。反過來,云計算能讓一切有序運行,但如果沒有傳感器和移動設備之類的移動終端,同樣無法給這個世界帶來影響。”納德拉為微軟設定的戰略及其邏輯,無疑是正確的。
但近年來,承載“移動為先”戰略的微軟Surface、Windows Phone等硬件設備,并未取得成功。也許正因為此,微軟不得不將“云為先”戰略提升了一個高度。
2016年Judson Althoff和Jean-PhilippeCourtois都在微軟任全球執行副總裁,掌管微軟在全球的銷售與營銷團隊。Judson Althoff對微軟的銷售策略并不滿意,此前已經公開表態,希望將Azure云服務變成銷售業務的重心。Judson Althoff早前表示,希望增加大約1000位銷售人員來重點推銷云計算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月,微軟已經宣布一批銷售和市場部門的重組行動,一些銷售和市場團隊被劃歸Judson Althoff的部門。
在策略上,對Azure云服務的銷售,微軟CEO納德拉也已經提出,要“讓企業使用Azure,而不是僅僅向他們的整體企業協議合同中添加少量Azure信用額度”。
在企業軟件的銷售中,先試后買的模式很常見,但是在云計算領域,用戶只支付使用了的云計算服務,有些用戶在合同中約定了Azure的信用額度,但沒有使用的話就不會轉化為實際收入。
同時,在傳統上微軟銷售團隊主要向企業客戶銷售軟件及服務,并不需要具體的技術專長。但在7月1日的備忘錄中,Judson Althoff已經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提升“我們的技術深度,更好地將銷售和服務與解決方案整合起來”。
在具體做法上,微軟將通過重組銷售組織,達到專注于兩類客戶的目標,一類是針對大客戶的事業集群,這部分又被分為三個單元——企業執行單元(Enterprise Operating Unit)、企業服務與商業軟件工程團隊(EnterpriseServices and commerc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ms)和商業軟件工程部分(CommercialSoftware Engineering,CES)。另外一類是針對中小客戶的SMC(Small,Medium Corporate)?!度A爾街日報》的報道顯示,SMC實際上是微軟此前取消的開發者體驗部門的核心團隊。
微軟希望未來的銷售團隊主要為制造、金融服務、零售、醫療保健、教育和政府6個行業提供服務,同時專注銷售現代化工作場所、商務應用、應用程序和基建、數據與人工智能4個類別的軟件。
亞馬遜Azure及阿里云防線高筑
在萬物智能互聯的背景下,云計算市場已經變為一個誘惑力巨大的市場。根據Gartner分析數據,2016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為2092億美元,2017年預計將增長18%、達到2468億美元;而到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833億美元。
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阿里云、IBM等是全球公有云市場上的巨頭。其中,AWS是公認的公有云之王。市場分析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每個季度都會更新全球公有云市場份額分析數據,2015年AWS在全球公有云市場占有31%的市場份額,2016年則擴大到45%,一直高于Azure、谷歌云和IBM的份額之和。
不過,該機構同時指出,盡管AWS公有云市場規模相當于微軟Azure和谷歌云的兩倍還要加上IBM,但微軟Azure和谷歌云的營收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長速度,并希望進一步追趕AWS。
由于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亞馬遜AWS增速正在放緩。本報記者梳理亞馬遜財報發現,在2016財年第一、二、三、四財季和2017財年Q1,AWS營收分別同比增長64%、60%、55%、47%和43%。
而根據微軟財報,在過去的五個財季(從2016財年第三財季到2017財年第三財季),Azure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20%、102%、116%、93%和93%,基本上保持了同比翻番的營收增速。
前述接受記者采訪的知名企業家表示,與亞馬遜、谷歌相比,從軟件領域進入到云計算領域的微軟,在云服務的產品覆蓋上更具優勢。從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到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都有更加豐富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業界看好微軟云計算業務的原因所在。
不過,該企業家認為,微軟在傳統上是一家售賣Windows、Office等一次性買斷軟件許可證的企業,現在,微軟要轉向銷售Azure云服務和office 365授權軟件服務,商業模式和銷售模式發生了轉變,這是微軟面臨的主要挑戰。
而在中國市場上,公有云市場上的玩家更多,既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也包括BAT等互聯網企業,外資云服務也通過與本土企業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相對而言,外資云服務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很小。
而中國公有云市場毋庸置疑的“老大”——阿里云野心很大。近日,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已經放言,未來的“云計算之爭是杭州(阿里云總部)和西雅圖(亞馬遜總部)的競爭”,并未將微軟、谷歌、IBM等放在眼里。也就是說,微軟Azure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兩個市場——美國和中國市場上,想要同時突破亞馬遜Azure以及阿里云的防線,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