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概念在提出之初,是希望IT資源能像水電一樣,隨取使用。正如普通人不需要了解水電管道如何建設的,云計算讓用戶也不再需要了解底層的基礎架構和技術細節,只要專注于業務層面的創新。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云計算已經從一個新生的概念,走入了技術成熟期,有越來越多的政企用戶選擇步入云端。但“水電一樣,隨取隨用”愿景,依然尚未完全實現。
政企用戶的需求紛繁復雜,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業務需求,讓上層應用和底層資源之間能夠更好地溝通,是當下云計算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像在傳統IT架構中,單純的硬件堆積,并不會自動形成一套架構優良、可持續運行,提供穩定高效服務的系統。對云來說也是一樣,用戶獲得底層云資源之后,離最終業務目標的實現,仍然存在一段距離。” 寶信軟件信息服務事業本部云計算研究所所長伍治平對記者表示。
云管家的顛覆之道
IT歸根結底為了業務發展服務。再高級的IT資源,要是無法支撐上層應用,那就難以發揮真實效益。而寶信軟件的寶之云管家式服務,正是希望突破這一阻礙。
所謂管家式服務,是指從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架構設計、資源規劃、評估再到交付,以及交付后的運維管理,寶之云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由我們來負責把業務需求轉換為服務。用戶只需要說明業務層面要達到什么目標,剩下技術上的細節都交給我們來完成。” 伍治平表示。
具體來說,寶之云會根據用戶的業務請求進行完整的需求分析,給出合理的架構建議和高可用性設計,并對于入云的系統進行全面評估和安全性審查,針對既有業務系統提供一個完善的遷移方案,并完成履行驗證。最終交付給用戶一個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可持續運營的云環境。
一朵好云離不開強力的運維
而這一切只是入云的第一步。
都說一朵好云,三分靠建設,七分靠運維。寶之云服務的交付過程,已經包含了寶信近40年為政企客戶提供運維服務的技術、經驗和體系積累,仍然可以維持云環境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安全性。
“就好像家里有一個管家一樣,每個用戶我們會配給一個專屬的服務經理,7*24小時響應用戶的請求。每個服務經理的背后都有專業的團隊對用戶進行支撐,包括專屬的系統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中間件工程師、網絡工程師、安全工程師,以及其他相關的底層支撐的監控、自動化運維等。”
以寶之云的7*24小時監控服務為例,它能對系統內各個細節進行無死角的監控,只要出現風吹草動,哪怕只是一點點的異常,都會把潛在的風險第一時間預警出來。智能的監控引擎還會屏蔽誤報,不再讓“狼來了”的故事引發運維事故。
“可能在用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默默地把這個風險給消除了。用戶不會再像基礎云服務那樣,遇到問題,只能打400熱線電話或提交工單,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獲得反饋。”伍治平指出。
當用戶業務再次發生變化,出現新增的IT需求時,寶之云也會如同首次交付時一樣,進行整套的變更設計、評估、審查、調優、驗證等服務,有效保障用戶體驗。
核心:給用戶一個業務視角
總體來看,寶之云更為關注的是政企用戶在應用層面的需求,而不只是底層資源的維護。
伍治平舉了個例子:“比如數據庫變慢了,變慢的原因會有很多種。可能是這個數據庫本身的參數沒有設置對,也有可能是底層的存儲局部故障了,導致這個I/O變慢;又有可能是因為網絡上面一些原因,導致了網絡負載,影響了數據庫,甚至有可能是應用層,比如說查詢語句寫得不好。而寶之云的管家式服務,不管原因是什么,我們都會和用戶的應用團隊一起來配合,最終滿足業務的需要。”
同時,寶之云會不斷地跟隨IT技術的發展充實自身的云服務能力,推出新的云服務產品,讓用戶以較低的成本利用新的技術產品提升信息化水平,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長遠支撐。
“對于用戶來說,不再需要費時費力去關注這些新興技術的具體細節,只需要提出業務層面的需求。究竟技術層面應該怎么考量,都交給寶之云的運營團隊。我們會對新技術進行研究和消化,最終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伍治平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