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百度對外發布了百度開放云戰略。
盡管外界普遍認為百度云計算業務起步較晚,但當天親臨現場的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卻另有說法:“其實百度從一開始就是一家做云的公司,因為搜索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云計算應用。”
百度開放云戰略當天推出了天算、天像、天工三大智能平臺。
據百度云計算事業部總經理劉煬介紹,天算智數大數據平臺提供從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分析到應用場景的服務,適用于生命科學、數字營銷、日志分析、金融征信、智能客服等領域;天像智能多媒體云平臺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增加傳播媒介互動時的用戶體驗;天工智能物聯網平臺提供從設備端的SDK到接入、協議解析、設備管理、存儲、數據等全棧產品,讓企業可以快速搭建一個物聯網應用,未來會專注工業、物流、車聯網、能源和零售O2O行業。
“三大智能平臺和已有的云服務構成了百度開放云的產品矩陣”,劉煬表示,百度開放云將以此為依托,延伸至360行。
百度在云計算方面的布局始于2014年。此前百度一直在內部進行私有云的建設,百度開放云的諸多技術也是構建在百度私有云基礎之上。2014年,百度對外開放一個完整的包含IaaS、PaaS、SaaS的開放云體系,相繼推出了13款產品;同年9月,百度開放云開通測試通道;但直到2015年4月7日才對外開放注冊。
德意志銀行2016年4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云計算報告顯示,百度云在云計算行業中略顯勢頭,去年12月當季度活躍客戶555000位,大部分為中小企業。
報告分析認為,百度目前的情況是在針對云產品推進低價策略,期望借此鼓勵用戶上云。
百度公開的資料顯示,百度云用戶多數集中在百度聯盟中,另外還包含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民生銀行、太原鐵路局等公司,這次和英特爾推出的創舉計劃,也是希望能夠引入更多的創業公司客戶。
而對于時至今日才發布的百度開放云戰略,李彥宏認為有兩方面的影響非常大。一是經濟增長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依靠廉價的勞動力,要靠每一個企業不斷地提升運營效率,而云計算的應用能夠起到這種效率提升的作用;二是云計算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云存儲和對計算能力的需求,越來越是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結合。
在李彥宏看來這些是百度的優勢。他說:“百度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有大規模處理數據的能力,有非常精準的用戶畫像能力,有非常好的定位能力,所有這些能力結合起來,可以在各個行業發揮出非常獨特作用。”
他形容百度云計算不同于傳統的云計算,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三位一體”。
巧合的是,幾天前馬化騰也在深圳前海為騰訊云舉行了一場浩大的產品推薦會,他在現場用了將近30分鐘時間介紹騰訊云的規劃,表明騰訊云今年已經成為騰訊在TOB領域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將重點投入、做好。
在這方面,騰訊和百度的起步時間相差不多。去年6月,騰訊才開始啟動“云+計劃”,為初創型公司提供云服務。今年上半年,騰訊云累計發布了25項產品,主要集中在計算與網絡、存儲與CDN、數據庫、安全等領域。
據了解,騰訊云初期的客戶主要集中在視頻、游戲和移動業務領域,例如58同城和滴滴等其附屬公司和第三方客戶。
一位與騰訊云有過業務往來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騰訊云相對較貴,因為會綁定游戲發行一起賣,而很多游戲公司基本上離不開騰訊的發行渠道。”
不過,相對于2009年就開始商用的阿里云來說,騰訊和百度都顯得起步過晚。
截至目前,除了未單獨披露中國市場情況的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外,阿里云已經成為國內占主導地位的玩家。
IDC的研究數據顯示,阿里云自2014年在中國公有云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29.7%。摩根士丹利在今年6月的報告中預估,到2019財年年底,阿里云在中國市場份額會達到58%。而近期《巴倫周刊》援引投資機構Wedbush的研究報告也認為,阿里云將成為比肩亞馬遜AWS的云計算服務商,后者現在是全球最大的云計算服務商。
據阿里云內部員工透露,最初幾年阿里云的客戶也是以創業型較多,現階段則擴展到了央企、傳統企業、跨國公司等。
財報顯示,阿里云2016年第一季度營收超過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5%。2016年財年,阿里云全年收入超30億元人民幣。
德意志銀行的上述調查報告預計,阿里云營收將在2019年達到677億元人民幣,接近該行對亞馬遜的AWS 2016年的營收預測。
該報告還預計,騰訊在2015年通過云計算服務獲得的營收大致為2.5億元人民幣,騰訊云占騰訊總收入的比例將在2019年增長到5.1%,而這一數據在2015年是0.2%。
不過,目前在這些報告中還沒有出現百度的身影,百度開放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