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慶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節點,搶占“互聯網+”戰略制高點顯得尤為關鍵。為了確保“互聯網+”落到實處,重慶聯通進行了科學規劃,并將“新四化”作為推動“互聯網+”落地的行動指引方針。所謂“新四化”,即基礎產品云化、解決方案IC融合化、行業方案定制化及服務體驗互聯網化。
云計算通過信息網絡將分散的計算、存儲等軟硬件資源乃至數據進行集中動態管理調度,使信息技術能力如同水和電一樣實現按需供給,不僅帶來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也成為信息時代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聯通通過虛擬化、負載均衡等云計算技術,持續改造現有CT、IT基礎設施和平臺,并積極引入優秀的云應用,形成了完整的云化產品體系,使傳統的通信服務甚至基礎設施都能夠像云服務一樣快速響應客戶的各種彈性、定制化需求,讓傳統通信產品的體驗和服務質量有了飛躍。通過產品層面的融合,重慶聯通將云化的IT產品和CT產品進行模塊化的組合,形成整體的ICT解決方案;通過平臺層面的融合,實現在線統一集中管控,屏蔽平臺差異,簡化控制流程;通過客戶服務層面的融合,將運營商自有業務和第三方的增值業務統一打包提供,形成規范一致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簡化服務界面,減輕企業使用綜合業務的管理壓力。
進入“互聯網+”時代,重慶市政府進一步加大對云計算等產業的支持力度。為了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新業態,重慶市政府近日印發了《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實施意見》,首次正式提出全市云計算產業發展目標:到2017年,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形成30萬臺服務器的運營支撐能力,云計算行業龍頭企業超過10家,行業應用和服務企業超過500家,實現市、區縣(自治縣)政務系統數據中心50%以上轉移到云計算平臺,云計算關聯產業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市、區縣(自治縣)政務系統數據中心基本全部實現向電子政務云平臺的轉移,云計算關聯產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
作為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規劃投資40億元,可實現8500個機柜的裝機容量,服務器規模達13萬臺。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一期項目于2011年10月開工建設,2014年2月建成并投入運行;目前IDC機房樓共有近500架機架相繼投入使用,今年之內還將建成機架約500架,屆時IDC出口帶寬將由680G增加到1080G,不僅可為更多客戶提供主機托管、帶寬出租等服務,網速也將大幅度提升。
確保信息安全,成為云計算產品吸引核心客戶的關鍵。為了解決云計算模式下信息安全相關技術問題,重慶聯通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云安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攻關,在國內頂尖網絡安全技術團隊十余年的研發和成果基礎上,成功研發了“云匣子”、“云加密”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云安全產品,這兩款針對云安全風險推出的內部管控和透明數據加密產品屬于國內首創,受到了中央網信辦專家組的認可。
依托強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西南生產基地打造了“1+5+N”沃云平臺,并推出一系列云計算應用產品。“1+5+N”中的“1”指“沃云電子政務云”,這是由中國聯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平臺;中國聯通搶抓“互聯網+”機遇,在教育、醫療、金融、環保、旅游“5”大行業打造了五朵行業云;基于以上五大行業云平臺,聯通沃云平臺還可以為各企業“私人訂制”,提供不同云服務,實現“N”種需求。據悉,2014年,沃云基礎平臺通過工信部的評測,獲得可信云認證。2014年12月,為了滿足個人客戶及中小企業需求,重慶聯通云計算應用產品正式上線,產品包括免費1T海量存儲,可分享、備份、互動的云空間;可通過聯通“雙4G·雙百兆”高速移動寬帶網絡及光纖寬帶實時訪問云監控平臺;安全、方便、快捷、可移動辦公的云辦公、云會議、云桌面。重慶聯通領先本地其他運營商率先推出云產品,這將進一步完善兩江新區信息產業鏈,提升整體數據處理及交互能力,支撐本地企業大數據信息化基礎設施升級,對重慶市以及西南地區云計算產業、大數據發展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