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參加RedHat(紅帽)的全球峰會,對于長期關注硬件基礎設施與IaaS領域的我來說,是一次很難得的經歷,它讓我有機會從開源軟件(OSS,Open Source Software)的視角來審視企業IT發展的未來。眾所周知,以OSS起家的RedHat應該算是在這一領域中活得最好的公司了,換句話說,在OSS領域,RedHat也是最有發言權的廠商之一。
RedHat目前共參與了5000多個開源項目,在主要的5大類別中(中間件、計算/存儲、云/虛擬化、容器與操作系統),均有明顯的“存在感”
對于OSS的發展,相信圈里的人都能感覺到最近幾年的如火如荼。在本次RedHat Summit 2015(紅帽峰會2015)上,RedHat也沒有忘了調侃一下老對手微軟,以來證明OSS的發展潛力及正確性,并以此再次強調了——在互聯網與云計算時代,OSS是必然的選擇。在此,我則愿意理解為OSS正是RedHat生存的根本所在,說它是RedHat的生命應該不算過分,而從當前業界的發展態勢來看,說OSS漸成為新型IT發展趨勢的主流,也并不過分。
以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與“Love Linux”的組合,作為主題講演的一頁,可以看出RedHat的別有用心
根據IDC的報告,到2018年,UNIX/Windows服務器在總體服務器出貨量中的份額將比2014年下降14%(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這部分市場將轉移至Linux,其中安裝付費Linux的服務器的出貨量將較2014年提升8%,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免費Linux則將提升6%,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
RedHat最近三個財年的表現可謂是穩定增長,2015財年營收17.9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在15%左右,利潤率穩定在23%左右,完全可以說是最成功的OSS廠商
當然,作為RedHat的頂級峰會,不可能只總結過去,對于未來RedHat又有何愿景呢?很簡單,就是兩個字:容器(Containers)!
兩天的會議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RedHat對于容器的看重,重要的新品發布均與容器相關。其實,Linux的容器已經誕生多年,為什么今天RedHat如此看重容器技術的發展?因為Docker的出現,為世人展現了容器的未來,也讓RedHat看到了自己未來愿景得以實現的基點。
RedHat的全局藍圖——云原生應用將是必然,混合的IT環境(Cloud)也將是必然,而同時滿足兩個必然的選擇就是容器和與之相關聯的開發運維(DevOps)
從一個用戶的角度來說,什么硬件平臺、基礎設施、云管理協同,對他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直接與最終用戶相關聯的其實是具體的應用。而應用的屬性和特性取決于需求與環境的變遷,進而反向倒逼基礎設施平臺的變革,所抓住應用形態的變化,也就抓住了IT整體變革的基點。
企業IT基礎設施平臺的4種形態,物理機、虛擬機、私有云、公有云,在RedHat看來,4種形態的有機融合才是真正 的“混合”,如果未來的IT就是涵蓋這4種IT平臺的云的話,那么這才是真正的混合云(Hybrid Cloud)
企業IT的4種應用開發形態:傳統的單一完整應用、相互關聯的應用、現代化的Web應用以及當前越來越流行的微服務,在RedHat看來,容器技術為整合這4種應用形態提供了可能和基礎,從而讓混合IT在應用層面上實現了統一
RedHat的愿景就是開放的混合云,三個重點的產品組合分別是RedHat CloudForms、RedHat JBOSS Middleware以及RedHat Storage,但請注意,最終的應用均以容器交付
RedHat的總體產品堆棧,在本次峰會上的重點發布的新品集中在了PaaS與計算抽象層,并從根本上以混合IT的角度來考慮
好了,回到本次峰值上的重要發布,在我看來,最大的亮點就是PaaS平臺OpenShift Enterprise V3,以及Atomic Enterprise Platform,但嚴格的計劃,后者是前者的一個子集,所以重頭戲仍然是OpenShift Enterprise V3。按RedHat的話說,它是目前業界第一個全面支持Docker容器創建與集群管理的企業級PaaS平臺,為企業用戶提供了完整的On Premise(用戶私有)與混合的容器應用平臺,讓容器技術得以真正的進入傳統企業,幫助它們構建面向未來的混合IT應用環境。
OpenShift Enterprise V3的主要更新就是三個:1、標準化的Docker引擎與Registry(用戶可以自己建立Registry供內部鏡像分發);2、支持并集成Google的Kubernetes容器調度平臺,極大的方便了Docker的大規模集群管理;3、集成RHEL(RedHat Enterprise Linux)與專門為容器優化并做安全加固的輕量級Linux主機平臺——RHEL Atomic HOST
OpenShift Enterprise V3與Atomic Enterprise Platform的關系圖,后者算是前者的子集,不過針對容器的重點支持也主要體現在后者身上,Google的Kubernetes即集成于此,可以說Atomic Enterprise Platform主要針對容器在混合IT環境下的支持與管理
RedHat最終的目的在于通過容器將應用融入混合云的平臺之上,這張圖也進一步說明了Atomic HOST的作用,而RedHat的中間件平臺JBOSS將以容器鏡像的形式交付并進行優化,以全面貫徹RedHat的容器戰略
需要強調的是,除了新發布的產品全面支持容器之外,RedHat還宣布了將容器帶入企業級應用環境的推進戰略,而新發布的產品可以認真是這一戰略中相關層面的具體執行。RedHat的容器企業推進戰略,包括了標準化、安全、生態系統、管理以及應用5大部分。
RedHat的面向企業的容器推進戰略
標準化就是指從根本上將容器的標準統一,如底層的Linux平臺、容器本身的格式(包括Docker以及最新的開放容器項目——OCP)、容器的調度(比如Kubernetes)以及鏡像的注冊與分發(Registry/Index)。在安全方面,據統計,Docker官方Hub上分發鏡像中,大約有64%的鏡像都存在著安全隱患,其中高優先級的安全隱患(例如Heartbleed)占到了38%,中等優先級的安全隱患比例為28%。RedHat的解決方案就是針對容器的關鍵環境進行可信安全認證,包括運行庫以及主機平臺,這也是為什么RedHat推出RHEL Atomic HOST的原因。
RedHat引入針對容器的安全認證,當然也包括Registry分發環節
基于對容器的標準化與安全保護,從入門培訓到創建容器,再到安全認證與最終的安全注冊與分發,RedHat順勢建立起容器的生態系統
在管理層面,主要就是針對容器主機、容器內容、容器生命周期以及容器的注冊索引進行管理,其中也包括了對主機和內容的安全保護與勘誤,而在最后的應用層面,就是這次峰會上重點發布的OpenShift Enterprise V3(包括Atomic Enterprise Platform)。
RedHat的容器愿景的完整堆棧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RedHat是如何針對容器戰略將自身的產品進行組合的,在最底層上就是云(跨物理、虛擬、云等異構環境),其中RedHat CloudForms涵蓋了針對虛擬化與混合云的管理,而RHEL與RedHat Storage則覆蓋物理服務器與存儲,再往上,就是基于RHEL Atomic HOST建立的容器平臺,所生成的容器將通過RedHat JBOSS中間件,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關聯成微服務,最終用戶則通過OpenShift進行整體的DevOps開發運維管理,從而形成了由下至上的完整堆棧。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已經非常清楚容器技術對于RedHat的重要性了,正如本文的標題——開源是RedHat的生命,而容器則就是RedHat的未來——它是一個著眼于“混合應用"的戰略基點,以容器本身的特點來說,的確是統一應用平臺的一個良好選擇,這也是為什么業界巨頭均迅速支持Docker的原因。我相信,未來RedHat的主力產品的研發,都會圍繞這一戰略基點來展開。
不過,不得不提的是,RedHat的容器戰略中,對公有云的支持范圍還需要加強,目前只支持AWS與Google Cloud,中國本土的公有云服務商均沒在支持之列。在采訪中,RedHat OpenShift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但的確還沒有明確的中國本土公有云的支持計劃(當然,中國AWS肯定沒有問題),不過他同時強調,這其中主要的關鍵點其實就是API的對接上,技術上的難度并不大。
但是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中國本土的公有云平臺能引起RedHat的足夠重視,否則在公有云應用越來越普及,混合云模式逐漸深入人心的未來,中國本土公有云服務商的缺失,也無疑將影響RedHat容器在中國的推進。也許,在本次峰會結束后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聽到RedHat有關中國本土公有云服務商戰略合作的好消息……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