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政務領域,云計算的理念并非近兩年才出現的全新概念。但因為最近兩年云計算的概念受到了廠商的大力推廣“風云而至”,被大家提及愈來愈多。據悉,各級政府部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對云計算的應用和產業發展作出了部署和規劃,真可謂是“云浪潮”Hold住了全世界。
縱觀政務領域,不可否認,云計算是在提升電子政務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云計算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它就是把計算資源這種硬件資源大集中起來。以前需要各個部門都去建設的,這個時候只需一個中心就可以把各個部門所建的平臺、服務器、資源統統集中起來,這樣的話,一個地方只建立一個云計算這樣的中心,就可以供當地其他部門應用,這將大大規避各部門的IT重復建設。從IT建設的投資、硬件、軟件、應用過程的維護等方面來看,云計算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的作用顯而易見。
雖然,云確實有著一定的價值,但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炒“云”,云計算確確實實尚處于概念階段。究其應用,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比如說云計算的標準規范、技術路線、商業模式等等都尚未成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云安全問題,表現的尤為突出,可以說云安全問題給信息技術運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云計算并非一點兒沒有忽悠的成分,但也并非全是在“忽悠”。
只能說,現在大家都是一窩蜂的觸“云”,究竟云計算對當地的實際價值有多大?曾經應用過的系統資源如何轉換?原有的投資怎樣充分利用等問題,或許多數地方還尚未考慮好。
面對云計算,許多地方政府對發展云計算產業持有非常積極的態度。但是他們現在確實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對云計算的客觀認識和對應用需求的深入調研。忽略了以上問題,勢必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盲目規劃、重復建設和無續發展。很多地方是“為了云計算而云計算”。認為別人都在做云計算,本地也要去做云計算而盲目“上馬”。導致了“云”體現出“忽悠”的成分。
但不可否認云計算在國內外政府各界,尤其在政府的信息化過程中,現國內外都主張或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政府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云計算的架構。
[page]
譬如,云計算在美國政府機構的IT政策和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政府正大力推進云計算計劃。初了政府,還有其他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美國政府對云計算要求非常高。比如,美國聯邦政府的CIO專門成立了云計算工作組,并任命了云計算的CTO,協調云計算產業和政府的IT服務。也就是說,該機構協調的是政府各個部門的IT服務。同時,2011年2月份,美國推出了聯邦云計算戰略。這個戰略中就明確提出,所有的政府信息化項目,應優先采用云計算,并成立了專門的政府主管部門協調各部門云計算的應用。
另外,日本也為普及云計算、發展國家云計算在2011年設立了云計算特區,廣泛招攬國內外企業,構筑其在國內最大的云計算數據庫。同時日本的內務部和通信監管機構,已經建立了大規模的云計算集中設施,預計在2015年建成。用來支持日本所有政府運作所需要的咨詢科技系統。也就是說,到2015年,日本所有政府的信息化項目都要基于這個云計算基礎設施。
從以上這兩個例子來看,國外對云計算在政府當中的應用,已經提出了明確的戰略部署,并且多數國家也都提出了過度到云計算的年限,意在將從現在的應用轉化為云計算的統一架構體系。
當然,我國各地也在建設云計算中心,推動云產業發展。2008年5月份,江蘇無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商用云計算中心,目前已經進入二期建設階段。該中心運用了IBM全球最新發布的云計算規劃方案。江蘇無錫首個云計算中心的建成,開辟了中國云計算建設的高潮。09年8月,廣東也建立了自己的云計算中心。同年9月,IBM與山東東營市政府共同簽署了“黃河三角洲云計算中心”的戰略合作協議。12月,成都云計算中心正式開通。2010年,北京市云計算中心建成。據悉,該中心以工業計算為主,效率可達20多萬次,北京云計算平臺的重點是為工業用戶提供這種云計算服務。
2010年10月18,公信部為了推行云計算的發展,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無錫、東莞、濟南、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都提出了相應的云計算產業發展計劃或是應用計劃,而且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如說廣州叫“天云計劃”,哈爾濱叫“中國云谷”,鄂爾多斯稱作“草原的云谷”,而天津是“云計算的總部”,而成都是“中西部的云計算中心”,北京提出的是“祥云工程”等等,到目前為止,全國有20多個省市開展了云產業的部署和云計算中心建設的計劃。
可見,在政務領域,云計算確實“忽悠”住了不少的國家和地區。政府CIO們應該“未雨綢繆”還是警惕“云忽悠”?顯而易見。未來,云產業會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