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云計算的特征,大概“洪荒”一詞是再適合不過的。古語有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意在描述宇宙廣闊、沒有邊際,天地處于一片混沌的狀態。而云計算服務帶給用戶的印象,除了高效滿足信息計算和數據存儲這一基本需求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混沌不清晰的。
論及云審計的源頭,一切還要從云計算說起。早在2006年時,Google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自此,云計算服務以一種華麗而神秘的姿態,揭開了信息技術應用新時代的序幕。
“什么是云計算”、“云的特征如何”、“云是好是壞”等問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研究不斷深入,云的概念、機制、特征等逐漸被人們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云計算的風險隱患也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1.1. 云計算的廣義和狹義
隨著相關研究以及業務應用的逐漸深入和推進,人們對于云計算核心思想的認識和理解逐漸趨于一致,但是關于“什么是云計算”這個問題,業界主要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視角給出答復。
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服務。其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狹義的云計算,關注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件、平臺、軟件)。另一方面,廣義的云計算則是指強調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云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意味著云計算技術隱藏起“云”中資源的物理信息,使得“云”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而 “云”中資源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而用戶只需要為使用的資源付費。
1.2. 云計算獨有的特征
第一,基于大規模基礎設施支撐的強大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
多數云計算中心都具有比較大規模的計算資源,比如,Google云計算中心已經擁有幾百萬臺服務器,通過整合和管理這些數目龐大的計算機集群來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和存儲能力。
第二,使用多種虛擬化技術提升資源利用率。
云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對用戶而言,只要按照需要請求“云”中資源,而不必(實際上是無法)了解資源的實體信息,比如,物理位置、性能限制等,從而有效簡化應用服務的使用過程。
第三,依托彈性擴展能力支持的按需訪問,按需付費以及強通用性。
云計算中心的定位通常表現為,支持業界多數主流應用,支撐不同類型服務同時運行,保證服務質量。“云”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云”中資源能夠動態調整、伸縮,適應用戶數量的變化以及每個用戶根據業務調整應用服務的使用量等具體需求,保證用戶能夠像自來水、電和煤氣等公用事業一樣根據使用量為信息技術應用付費。
第四,專業的運維支持和高度的自動化技術。
“云”實現了資源的高度集中,不僅包括軟硬件基礎設施和計算、存儲資源,也包括云計算服務的運維資源。在“云”端聚集了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和團隊,幫助用戶管理信息和保存數據,從而保證業務更加持續穩定地運行。另一方面,云中不論是應用、服務和資源的部署,還是軟硬件的管理,都主要通過自動化的方式來執行和管理,從而極大地降低整個云計算中心龐大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