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云計算的應用及落地被談論了很多,也在很多方面被實踐著。黃罡,北大軟件所副所長,一直專注于云計算技術領域的研究,在他看來:云計算是新一代IT引擎,從技術上屬于網絡計算,根據應用需求將計算和數據分布到多臺聯網計算機,云計算已經走過了1.0時代與2.0時代,而現在則是3.0時代,是一個云端融合的時代。
黃罡認為:2015年,云計算發展重點將會體現出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云端融合,一個是自主創新與實踐。從技術的角度看,過去云計算十年走過了1.0和2.0時代。
首先,云計算是新一代IT的引擎。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之上,核心一定是云計算,云計算往上發展出現移動計算、大數據,從而支撐新一代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從學術的角度看,云計算就是經典的網絡計算。計算機出來以后,從單機時代到了網絡時代,把應用的數據和代碼分布到聯網的計算機上,協同去完成各種計算任務。
而網絡計算就是把這些計算設備通過網絡連起來,讓它無處不在,同時還能與后臺的計算機連起來,就是泛在化。另外也強調集中化,從集群到網格,到云,強調的是計算能力追求更快更強,泛在化追求的是更多更好用。
從2006年底谷歌提出了云計算這個詞,這是一個概念探索期。因為云計算和網格、和今天看到的天河計算機這種超級計算機都是不同的,網絡計算集中化的理念發生了轉變,從更強到更易,這本身是一個觀念上巨大的轉變,這是所謂的1.0時期。
過了概念探索期以后,經過頭五年的概念探索,進入了技術驗證期,概念想明白了,確實要上云計算,怎么做呢?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技術上的轉變,網絡計算集中化的技術發生轉變,從管理到服務。服務一出來以后,對于資源管理的要求和技術挑戰就完全不同了。在這個時期,各家,包括今天聽到的很多企業,都在從自己的角度想這個技術應該怎么做。我們也看到,這是2011年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發布的云計算定義。
這個時期的技術重點已經不是虛擬化了,而是怎么把大規模的虛擬資源管起來。這時候的應用方式和用戶跟前兩年不一樣了,一般的老百姓都可以開始使用像云存儲、云主機等云服務。
這個時期的共識是,云計算的兩大核心技術就是服務和管理。首先,與以往網絡計算集中化以硬件資源管理為核心不同,軟硬件資源虛擬化降低用戶成本與使用門檻,硬件資源虛擬化屏蔽硬件管理復雜性與異構性,管理功能可編程滿足上層服務的個性化管理需求。應用部署容器化實現應用跨云平臺的移植性。
上述時代黃罡認為可稱為云計算2.0時代。他給出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1.0時代類似于春秋,就是各種想法百家爭鳴的時代。2.0時代,理念想清楚了,就是看誰強了,相當于戰國爭霸。而3.0時代,便是大秦統一天下的時代。
2015年,便是云計算3.0時代的起點:
首先,云計算的計算模式,應用模式已經得到了共識,這是1.0時代解決的問題。第二,核心技術,2.0時代就是服務加管理,大家考慮怎么在應用繁榮期讓云計算變得更好。云計算1.0和2.0是在服務器那一端進行網絡計算集中化,3.0時代需要解決集中化和泛在化合二為一的問題。
其次,云和終端的融合開啟了云計算3.0。可以稱之為“Phone起云涌”,2006年亞馬遜發布了AWS,2007年1月,蘋果發布了iPhone,2007年11月,谷歌發布了安卓,2014年,他們兩個同時都達到了上千億的市場。今天大家看到很多移動APP,一定是移動互聯網加云計算,但是同時,風起云涌挑戰企業傳統信息化。
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框架下,軟件根據設備特性、用戶偏好、使用場景、資源現狀等情況,按需使用和調整終端和云端的計算、存儲、網絡、電力等資源,本質上云計算管理與服務從云向端自然延伸,即云端融合。與此對應的是,Gartner發布的2014年、2015年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里也都提出了云端/客戶端的架構。
因此,云端融合生態系統,打造面向行業領域的應用與服務按需開發、部署、運維。這是云計算3.0時代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