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1月20日訊
問卷、民調、研究——組織們用盡這三種辦法嘗試抓住市場脈搏并了解某種特定的技術在何處可能會被采納。這是北橋創投進行其“云計算的未來”調查的第二年,像大多關于云計算的調查一樣,結果的顯示了些關于趨勢和數據點的有趣的花絮——尤其是與前幾年的調查結果相比。
抑制因素相當穩定——安全依舊榮登榜首——但驅動因素在過去的一年已經改變了。去年靈活性沖到圖表頂端,緊隨其后的是可擴展性和成本因素,今年可擴展性超過靈活性,而成本作為云計算驅動因素的重要性實際上是下降了。
這些總結性調查中有趣的和令人沮喪的東西在于缺乏類別定義??蓴U展性和靈活性和安全性一樣,詮釋起來十分模糊而開放,這使得很難準確理解是云計算的哪些方面在推動或抑制其被采納。
因為與云相關,可擴展性是一只多頭獸——準確的說是三頭獸,像傳說中怪獸奇美拉。可擴展性可指應用程序,這很可能是你想到的第一件事,但在云計算的背景下,它也可以指經營規模或業務。
相互交織的驅動程序
這一點可能看起來像吹毛求疵,特別是所有的三頭可擴展性是密切相關的。自動縮放應用程序擴展操作,是因為它能將它們從繁瑣的手工程序中釋放出來。自動縮放應用程序擴展業務,是因為它產生收入的來源可以擴展以適應需求,這也是靈活性的一個方面。這些驅動因素都交織在一起,很難剝離出任何一個,不是嗎?
區分可擴展性的靶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云可能正是實現目標的恰當方式(當然也可能不是)。
應用程序和操作的可擴展性對云來說并不奇怪,但53%的受訪者在調查中表示,在云環境中,它更容易、更快速實現。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種方法沒有消極之處。
如果云環境運行管理從數據中心業務過于分割,那通過采用云計算擴展操作得到的效果就可能適得其反,導致兩個環境都需要管理。提高效率縮放操作,工作人員若缺乏適當的云技能,則會進一步降低收益。
盡管調查和民意測驗很有好處,可它們都不能真正深入細節。組織們在前進過程中需要更精確的調查。
云計算焦點
了解可擴展性的哪些方面——應用程序、操作或者業務——才是主要目標能告訴我們IT和業務關于云計算的投資在哪里才是重點:員工培訓,技術和整合,還是供應商。
對于云計算,重要的是要記住的是“怎樣”,而非“什么”。云可能是你如何實現一個策略來達到某目標,但它不是也不應是目標或策略本身。
要成功地利用云計算——以及任何新技術——你都需要在采納之前知道你的目標是是什么,以確保它與這些目標一致,能夠滿足這些目標,并能融入企業和IT的整體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