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繁榮的云生態圈
我們現在缺乏領頭的大企業,從而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系統,中國的云計算廠商還缺乏有競爭力的服務和產品。
一個良好健康的云計算產業鏈可以幫助企業以及其合作伙伴更好的投入到他們擅長的工作當中。“在云計算這個領域當中,合作伙伴構成的生態系統對我們來說是一如既往的重要,微軟的平臺成功一定是建立在服務應用方面的需求之上的” 微軟公司服務器與開發平臺事業部總裁Bob Muglia談到:“在云計算的生態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降低對基礎設施搭建及管理的投入,通過云服務可以實現對這一需求的飛速降低。”
貌似繁榮的云生態圈
中國做云計算的企業很多,包括華為、金蝶、百度、中國移動等都是實力很強的IT或互聯網企業,但北大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書長姚樂認為:“我覺得我們現在缺乏領頭的大企業,能夠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系統。中國的云計算廠商還缺乏有競爭力的服務和產品。”
誠然,對比國內的企業讓我們看看國外的成功企業,蘋果主要是靠App Store這個平臺來形成的生態鏈,既有終端,又有渠道,還有大量的用戶,中國移動雖然有渠道,但其對終端并沒有太多的掌控的權利,因此整個產業鏈并不完整,就很難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而在我國真正形成了云計算產業鏈條的屈指可數,由北京市經信委、亦莊開發區與寬帶資本聯合創建的云基地算是一個,云基地是北京市“祥云計劃”的基地之一,是由北京市政府給予免租支持的新興高科技產業開發引智基地。而目前入駐云基地的公司業務幾乎包含了云計算各個環節,包括分布式數據中心、云服務器、瘦終端、云存儲等硬件產品;云操作系統、桌面虛擬應用系統等基礎軟件;智能知識庫、數據挖掘系統等應用軟件;以及云系統集成,整體構成了一條清晰的云計算產業鏈。
“在北京市經信委、亦莊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從去年6月開始談判,到入駐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而去年12月云服務器產品就已經下線。”談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韋軼群頗有一種“吾道不孤”的感覺。
實際上云基地已經認識到了建立完善產業鏈的重要性。“如果將這些全部串聯起來,北京從最底層的芯片、集成電路到顯示、到服務器、到瘦終端、集裝箱的數據中心、云的操作系統,包括項目的具體應用,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條。”韋軼群說。就在今年5月,AMD 公司與北京云基地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宣布將成立云計算聯合實驗室,在云計算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等領域開展合作,以促進北京云計算產業鏈的完善,推動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浮華背后的云計算
現在的云計算產業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姚樂認為:“云計算意味著基礎設施的規模化運營,提高效率,一個個零散的數據中心應該不斷地走向集中化,不是像現在這樣,每一家都建一個數據中心,耗電量也非常多,對國家能源消耗是巨大的浪費,一個個數據中心的建立就是重復投資,很多數據中心的利用率都不到10%。”以后云計算的發展應該盡量杜絕這種“有一個應用就弄一個服務器,有一個企業就要搞一個數據中心”的情況發生。
談到未來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方向,姚樂認為今后云計算意味著應用平臺的社會化,“社會化就是說企業應用的平臺不再是企業級而是行業級,企業的信息化現在發展到高級階段的都是,有一個統一的企業級平臺,包括開發的平臺、運行的平臺,有這樣一個統一的平臺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個平臺在今后要進一步社會化,制造行業的云平臺,或者像部分行業的比如CRM云平臺。”
實際上,雖然云計算的概念自2007年正式提出后已過了近五個念頭,但我國對其仍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更不要說云計算的行業標準了,而這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據了解,中國云計算標準正在制定當中,標準的框架已經確定。國家也正在對相關產業情況進行更詳細的調研,以便出臺更加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而中國的云計算發展路線圖也正在由工信部牽頭做規劃。據傳,標準主要由工信部四所牽頭制定,并聯合了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業內各個環節的重點企業,而所制定的云計算標準化主要涉及到標準主體、切入點、運營、建設等方面,其中重點是IDC的管理,將從IDC的能量、安全、用戶體驗等衡量,劃分四等級。至于標準的出臺時間,針對各種版本的傳言,賽迪顧問系統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孫會峰給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時間節點“標準具體什么時候出臺還不好說,但按照原計劃在2012年是要推出的。”
三網融合中的云計算
一旦有了一個完整、有序的云計算生態圈,我們會發現云計算能夠帶給我們很多,它在我國三網融合的進程中也起到了起著重要的作用。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認為:“有了云計算以后三網融合的發展潛力就更大了”。三網融合實際上是典型的融合了云計算跟文化產業。據孫丕恕表示,李長春也曾談到云計算,并希望云計算能成為支柱性產業。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講,云計算要作為一個重要的支撐平臺。
三網融合并不只是一個口號,并不是簡單的電腦、電視、電話的合一,互聯網普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電腦終端標準化的功勞,與之相對的,若想要實現三網融合,電視能否規范標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最基本的問題是機頂盒還沒有完全標準化,而內容開發商來說如何規范也是一個問題,以及規范了之后如何進行雙向互動,這都要依托云計算解決,并推動文化產業。
中國聯通研究院賈寶軍認為:“云計算是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和商業模式,通過虛擬化技術,按照即查即用的方式,自主管理運算,存儲等資源能力,形成高效資源池,并且通過公共通信網絡整合IT資源,整合業務,向用戶提供新型的業務產品和新的交付模式。”
云計算能夠充分利用閑置的資源,通過共享的方式解決服務,按需分配。依據應用的資源情況以及需求進行主動調整動態資源分配,從而適應要求,達到快速、彈性配制資源的目的。
云計算可以顯著的提高數據的壓縮處理能力,另外三網融合平臺在全國分區域的硬件部署環境對于運營商的管理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而利用云計算就可以實現資源和業務分離,系統邏輯統一管理以及全網統一數據服務,通過IaaS平臺,資源可以做到按需使用,從而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不同的區域之間建立的冗余機制,還保障服務的連續性,可謂是一舉多得。友友系統的智維平臺,就可以把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在內的幾乎所有資源高度抽象并進行無縫整合,通過統一的資源調度、分配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其在未來三網融合過程中當能起到重要作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國的云計算產業鏈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從產業鏈角度去看待問題,并已經付諸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