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搞不清云計算是怎么回事,并沒什么難為情的,因為即使在業內,眼下真正懂它的人也并不多;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地方紛紛提出了建“云計算中心”的計劃——這是不是有問題呢?或者,這能不能也算是一種泡沫呢?
正在上海參加國際城市信息化論壇的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一些“云計算中心”建設計劃的確存在盲目性。
云中心只能養活個前臺?
不錯,云計算目前已經成了IT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之一,許多人認同它作為信息產業下一代領軍技術的地位。在國內,據記者了解,各地已冒出幾十朵“云”,或已建成云計算中心,或即將開建,其中不乏政府投資項目。它們的運行狀況如何?
一位匿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們深入探訪了其中“一朵云”,結果大為意外。這個項目投資數千萬元,但運營一段時間以來,用戶寥寥,每月收入僅夠支付一名前臺接待人員的工資。項目由當地政府與民間資本合作建設,政府是大股東。在私下交流時,民間投資人直嘆“投資失敗”。在此同時,為云計算中心服務的技術團隊不得不“另謀生計”,正忙著編寫其他軟件來維持團隊穩定。
他還說,據他所知,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同類云計算中心,運營情況好的只是少數。
他告訴記者,那座云計算中心本指望為中小企業提供商業化服務,收取軟硬件服務費。從外表看,它的“云味道”很濃——集中采購了服務器和一些應用軟件,使中小企業無需再分頭建自家的IT設施,只要將普通電腦上網接入“云”即可。但實際運行中,中小企業對云計算中心尚未建立起信任,而中心的服務能力也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這位人士同時透露,那個中心雖然沒什么客戶,每天卻在接待多批“取經者”,儼然成了當地一張簇新的“城市名片”。
誰能把握云計算的本質
“云計算,首先是發展應用,而非建硬件設施。”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昨天對記者說,在他看來,目前國內對云計算的認識差異非常大,不少地方對云計算本質的把握并不到位。
楊學山用了幾分鐘,解釋他所理解的云計算——它是像電網、水網那樣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在統一調度下,利用互聯網將軟硬件資源按需送到有需求的地方。他說,云計算的實質是將現有資源用好、盤活。換句話說,如果發現資源不夠,再補充也不遲。
那現在已有的計算中心缺資源嗎?國際知名的云計算軟件企業威睿(VMware)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是云計算的“布道者”。昨天他坦言,許多地方的計算中心,服務器利用率只有10%-15%,因此投資新建云計算中心并非急務。
上海云計算產業聯盟“云海聯盟”的徐宜領說,上海不久前頒布了名為“云海計劃”的云計算戰略,其重點不在建立云計算中心,而是梳理出10大應用領域,以企業為主,探索服務模式;同時加大對云計算關鍵技術研發的投入。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是積極支持、營造環境:“比如,借助云計算技術,可將分散在各家醫院的病人就診記錄整合到一起,建立跨醫院、跨地區的個人健康檔案,讓公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在這樣的模式中,數據在哪個服務器上、計算資源由哪個中心提供,都無關緊要。數據的整合者和服務運營方才是真正的龍頭。因此,發展云計算如果只是“蓋機房、買軟硬件”,其實是本末倒置了。
那么,偏重搭建基礎設施的“云計算熱”從何而來呢?徐宜領分析說,背后不乏跨國廠商跑馬圈地的身影——借助云計算的概念,它們擴展著自家服務器和軟件的銷路。而一些地方政府則有著“擔心落伍”的壓力,或追求“面子工程”的動力。
對待云計算應寬容失敗
在現階段盲目建云計算中心,可謂得不償失。貶值迅速是IT投資的共性特點,短期內,如果不能找到有價值的服務模式,花大價錢買來的設備很快就會落伍。
不過,楊學山告訴本報記者 ,目前國內云計算的發展雖存在一些認識和行動偏差,但應該對其抱有寬容心態,不能求全責備,畢竟這是一個新生事物,只能在探索中前進。他說,從道理上講,云計算的發展應該是“先模式、再硬件”,但顛倒過來也不是完全不行。
但他強調,這種“反向運作”必須把握好尺度,首先要擁有健康的現金流。
國內的云計算中心是否存在泡沫?威睿的宋家瑜說,先建好基礎設施架構,也許能在探索云計算模式方面占到一定先機。他說,在IT領域,“把一切都想清楚再做”并不明智,失敗的教訓也很有價值。這個回答十分討巧,但同時點出了推動發展一個新興產業過程中的風險和無奈。
互聯網行業有句話:先驅最后也許會變成先烈。只希望在如今云計算“發燒”的當口,我們能少些盲目,多些斟酌;日后能少些教訓,多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