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娛樂產業的格局將會是以BAT三巨頭為中心,三大體系的全產業鏈布局,每個體系里面都會有一家視頻網站,一家影視公司,一家售票網站,未來甚至也可能會有線下的一條院線。
影視公司最后都會為BAT三巨頭打工 對于在線售票網站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找到一個BAT大靠山,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想要自己單獨上市已經很難了。而對于BAT來說,布局娛樂產業,性價比最高的就是收購在線售票網站了。現在再收購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都太貴了,并且它們的業務都離錢太遠,變形能力差。
而在線售票網站可以直接收用戶的票錢,最重要的是在線售票網站現在已經占領了40%的票房市場,未來三年可能達到壟斷電影產業80%的票房收入,這是絕對的壟斷地位。誰掌握了在線售票網站,其實就相當于直接壟斷了電影市場。天下電影,將唯你馬首是瞻!
在線售票網站最大的價值還不僅僅是壟斷電影行業的權力,最重要的價值是它們拿到了許多公司夢寐以求的移動互聯網的船票。所以基于未來綜合的戰略考量,BAT巨頭們必定會在2015年對在線售票網站進行瘋狂收購和整合。
阿里當心成為下一個盛大!
其實本文的題目可以換成:如果我是“騰訊”或“百度”,但之所以說“阿里”,是因為在BAT三巨頭中阿里對娛樂產業的布局是積極的,但可惜多而不強,它也是最需要并購在線售票網站,彎道超車的。因為騰訊系有騰訊視頻,百度有愛奇藝,而阿里只有優酷的20%的股份,并且其他收購的那么多業務都不太強。
互聯網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做不到行業前三,就只有死路一條。但縱觀阿里的投資收購,除了優酷、美團等以外,一大批都是沒可能成為行業前三的業務,所以這些業務最終可能會成為阿里的包袱和負擔。總感覺阿里在重走當年盛大的老路子。盛大因為當年一系列收購后消化不良,分散精力,四處輸血,主營的游戲業務也被其他巨頭輕松超越,一下子成為邊緣公司。
現在騰訊已經開始在學杰克韋爾奇了,把自身業務中不屬于行業前三的都賣掉,好集中精力放在有核心競爭力的主營業務上。騰訊一直在瘦身,而阿里一直在增肥。其實現在的阿里更應該停下腳步問問自己,哪些業務是需要賣出去的!
如果我是阿里,一定把在線售票網站全都收購 現在阿里在娛樂產業的布局主要通過三個渠道:
1、數字娛樂事業群
2、阿里影業
3、新的收購業務
數字娛樂事業群整合了收購的蝦米和天天動聽,并成立娛樂寶以及新的視頻平臺;阿里影業是在收購了文化中國的基礎上招兵買馬,并跟投一些大片試水;還有一些并購業務,例如優酷,又例如計劃對好萊塢公司的并購。但這些業務都是競爭激烈的紅海業務,有的甚至是夕陽產業,也不屬于娛樂產業產業鏈上最高地位的業務。
阿里花了幾十億收購了文化中國,改名為阿里影業。但收購文化中國更多看重的是殼資源,它在電影行業只算是一個三線公司。現在阿里影業也跟投一些大片試水,并有了自己主投項目。但這個行業變化太快了,需要超常的速度才能趕上,最好的時機一旦錯過就再沒機會起來了。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和思路,何時才能成為一線公司呢?你看北京旅游(現更名北京文化)的大手筆的《心花路放》做的多漂亮,并且收購王京華、陳國富的公司,迅速擠入準一線陣營。傳統電影大片的投資已經成紅海,投資大風險更大,賠錢的多了起來,《黃金時代》就是一個例子。電影市場已經到了拐點,粗放式的搶錢時代已經過去。
收購在線售票網站前五名,只需幾百億即可 收購,要么是收購垂直領域第一第二的公司,要么是收購處在臺風口要起飛的公司。
那么處在電影行業的風口上的業務都有哪些呢?例如在線售票網站,例如移動微視頻,又例如早幾年的視頻美女主播,但這個業務現在已經過了臺風口。
在線售票網站絕對是風口上業務。所以,阿里與其花那么多錢浪費在傳統業務,還得慢慢試探和摸索。倒不如集中一兩百億,把在線售票網站前五名能收購的就都收購了吧,這是性價比最高的,然后你就一手掌控了電影市場。你給整個電影院線和電影公司分錢,這個地位是電影產業鏈最高的。何必再像現在這樣費勁呢?一個一個小老弟一般跟在別人后面跟投。
并且,現在投資的這一兩百億未來會升值成過千億的市值!而這些錢如果投資了傳統影視業務,未來還有可能會縮水。
阿里雖然有了淘寶電影票,但是市場份額并不太大,在行業的影響力還勢單力薄。現在行業前三名應該是貓眼、格瓦拉和微信電影票。除了微信電影票在騰訊那收購不來,其他的只要錢給到位了應該都可以。阿里已經投資了美團占小股份,其實可以增持,或者單獨聊聊貓眼。其他格瓦拉、時光網、豆瓣、摳電影等也都不錯。現在收購雖然有點貴了,但阿里還付得起,否則再過一年,估計會變得比視頻網站還要貴。現在在線售票網站已經很難有單獨上市的機會了,所以找個靠山,賣個好價錢也是件好事。
娛樂產業的本質是壟斷!
只有壟斷,才能產生額外的利潤。
阿里絕對有這個實力可以壟斷影視行業,但是要選對路子,影視行業已經過了粗放增長的時期。我一直奇怪,阿里本來就是互聯網公司,為什么沒有用互聯網思維去切入影視行業,而選擇了一條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老路子。所謂互聯網思維其實就是重點做破壞性創新業務,而不應該再按照傳統影視的老路子去,這樣沒錢途。例如,我之前說過的,網絡劇是對電視劇的破壞性創新,在線售票網站是對電影發行的破壞性創新。這些破壞性創業業務也恰恰是處于臺風口上的業務,閉著眼睛都會飛起來的業務。阿里應該在拋棄傳統做法,在這些業務上做重點布局。
現在的電影行業已經開始全面的更新換代,首先主流觀眾由原來的傳統的一二線中青年群體,轉變成了90后的年輕人和三四五線城市新興觀眾。電影的生產者——導演,也正在由原來的50后、60后整體更新換代成年輕70后和80后導演。未來的電影將主要分為兩種:有互聯網基因的電影和沒互聯網基因的電影,互聯網基因其實也就是年輕人基因。未來的電影公司也將分為傳統電影公司和互聯網化的電影公司。阿里身處在這個劇烈變革的時期,一定要看準趨勢,抓住機會。在線售票網站絕對電影行業的咽喉,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如果阿里錯過了在線售票網站,而被騰訊或百度并購走的話,那么阿里的影視產業布局就會少了最重要的一環,而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反過來,在線售票網站們將來強大以后就是阿里整個影視業務的掘墓人。它們才是未來電影產業的龍頭,少了這一環,所謂的產業鏈就串不起來。剩下的一盤散沙的業務只是弱弱聯合,最終會被市場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