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云計算”,不能不說起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主任季統凱。作為我國云計算領域的先行者和實踐者,他六年前就在東莞松山湖建立起國內首個自主產權的云計算平臺。如今,該平臺已被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和領域。那么,他是如何引領“云計算”時代的?又為何選擇了東莞松山湖呢?
東莞具備“云計算”產業優勢
2008年,在“云計算”還鮮為人知、業界和學術界多數尚未意識到“云計算”將掀起新一輪信息革命時,剛剛接任中科院下屬的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院長的季統凱,就將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鎖定在“云計算”上,成為了東莞云計算產業推進的急先鋒。在他看來,東莞發展“云計算”產業優勢明顯。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主任季統凱:“我覺得像‘云計算’這種以服務的形式提供信息化,它可能在制造業,在像東莞這種城市不大、制造業集聚、政府管理壓力又很大的情況下,我覺得他最有需求,我們一個是為制造業的企業提供服務。第二個就是為政府的管理提供服務,我覺得現在這兩個都慢慢的體現出來。”
打造中國首個自主產權“云平臺”
2009年,季統凱主持的“云平臺”搭建完成。這個位于松山湖的“云平臺”,成為中國第一個自主產權的“云計算”平臺。使用“云計算”技術,一家規模兩百人的公司,至少可以省30%的成本。盡管新平臺優勢明顯,但“云計算”在最初的一段時期內,還是沒有被大家所接受。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主任季統凱:“當時全國還不是這樣認為的,覺得‘云’可能只是一個新概念,但我們當時覺得‘云’是it業又一次變革。”
“云平臺”一年拉動新增產值70億
但季統凱堅持認為,“云計算”時代正悄然到來。在他的堅持下,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2011年成立,中心自主研發的g-cloud云操作系統v6.2,成為我國首個通過eal3+測評的云操作系統,是目前國內安全級別最高的云操作系統產品。中心研制的云操作系統、電子政務云、遙感云服務、智慧社區等技術產品,已經在全國50多個城市推廣應用。2013年,中心服務的1000多家企業新增收入6.1億,拉動社會新增產值70億。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主任季統凱:“我們下一步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東莞構建一個以‘云計算’為核心的新的產業生態系統,打造一個產業集群,做成一個產業集聚區。那它的好處就是要‘云計算’產業鏈的上下游,以及和產業生態相關的企業、政府資源、政策資源、資金都在這里,都在松山湖,或是東莞這個區域集聚起來。它的競爭力要體現在,它要在全國成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