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根據一些獨立分析師的評論,我們發現將云應用同數據連接在一起時,擔心集成問題是現在市場上主要的錯誤之一。
曾有分析師指出,如果一個云計算策劃者或者架構師首先關注的是云集成問題,那么他已經犯下了第一個錯誤。他認為,要想創建成功的云集成戰略,就要忘記云,然后擁抱工作流分析所帶來的好處,這也意味著架構師應該不再將云看作是一種部署,最好的集成戰略應該始于對于過去的工作元素的統一模型,這也表示云架構是應該最大化工作流引擎的靈活度。在開始將所有的一切放到一起之前,沒辦法談流程是不是和云兼容,必須要在邏輯上使之有效。
但是也有分析師對此持不同的觀點,認為企業應該更少地關注集成,而是更多地關注互操作性。因為企業需要讓信息孤島在一起運作,而且不會以程序化的方式綁定。隨著云計算越來越成為主流,這種擔憂也逐漸變得更多。關于云互操作性以及集成,分析機構也指出了一些選擇:API,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在本地和云之間管理數據;軟件開發工具(SDK);插件連接器;BPM;企業應用集成(EAI);元數據管理。
那么企業如何將思維從戰略的集成轉移成為更加戰略的連接到云的方法呢?下面尤其大關鍵問題需要企業考慮清楚。
要了解實際的業務需求。云集成的服務涉及到概述性的內容,最終落實到實踐上。
要了解工作流。只是探討業務需求已經不足夠了,還需要理解業務流程的每一個步驟。
要了解企業目前的技能集合。當然時間就是金錢,而且如果在擁抱云計算之前人員需要培訓就要做好準備,做好整體的成本預算。
要了解云提供商的技能集合。比如是否提供API?有些廠商并不提供。軟件開發工具,包括了API,也包括調試工具和技術指南,這些是不是免費的?一定要和提供商確認這些細節。
要了解每一個選擇的成本。你進行工作還是提供商來工作?你是否需要第三方軟件或者咨詢師協助?不管怎么樣,都需要知道成本以及誰負責支付這些成本。這對于評價最終的ROI至關重要。
要了解時間進度。云集成的陷阱之一就是時間。企業都希望快速進入云端,但是集成點是流程設置的最常見的點。
D1Net評論: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要了解數據工作流。這一點可以反饋到時間進度這一點上,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看在性能可變性上的數據所起到的作用。架構師應該嘗試減少跨云邊界的循環工作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