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把開發利用新能源作為發展的重點,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電力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電網發展面臨變革,從我國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和提高服務水平的要求出發,我國提出了建設互動化、信息化電網的要求。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智能電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能源效應,實現多種新能源的靈活接入。而負責運營的電力公司將從傳統的以自動化技術為基礎的電網管理,逐漸轉化為以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為基礎的管理,從而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可靠、便宜的電。
一般來講,我們可以把電網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五大技術環節,這五個環節當中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可作為智能電網的支撐技術。在用電環節,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換裝智能電表4億只,目前已經換了2/3。從今年起,配網自動化建設將成為電網配置重點,到2020年各類終端需求達450萬臺,主要是用于線路檢測。在發電環節,主要是側重在新能源方面,全國將裝20億個裝置,太陽能電池板超過1.5億萬塊。
智能電網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終端設備來支撐,所有的設備都要完成數據計算、數據采集等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芯片的支持,所以智能電網建設必定會為各類工程和芯片帶來大量的應用需求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據分析測算,“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對于安全類、通信類、主控類芯片的需求量超過6億片,身份識別芯片的需求量超過6億片,其他類芯片需求量在10億片左右,總計約50億片。
智能電網的建設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對芯片的安全、可靠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電力芯片安裝在電力設備中,而這些設備絕大部分都安裝在室外,這些設備承擔著數據的采集、通信以及重要的信息命令控制等重要的任務,而且這些設備一旦啟動,就必須長時間穩定地運行,在此期間不能出現重大故障。因此需要電力芯片具備非常高的可靠性,能承受國內從南到北巨大的溫差環境,工作壽命也要求在10年以上,這與一般的消費類芯片是有很大不同的。另外隨著電網建設的加快運行,各種智能設備逐漸加裝,通信網站也逐漸完善,智能電網面臨的信息安全威脅也增加,智能芯片必須有高水平的防護能力,才能給智能電網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另外,與一般的功能和性能提升不同,想要進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技術研究和改進,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