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SIM虛擬卡,好處有哪些?
手機卡越來越小,這是行業的發展趨勢,從最早的SIM卡到Micor-SIM卡,又到后來的Nano SIM卡,而最終SIM卡將被eSIM卡所取代,目前華為、三星、蘋果等終端廠商都在積極的推動這個技術,而運營商也在慢慢轉變擁抱這個技術。
eSIM卡并不是實體SIM卡,這是一種能把包括類似卡號等信息直接寫在手機等設備里的技術,你可以把它看作是電子化的SIM卡。之所以受到廠商、運營商的青睞,第一可以把原來SIM卡占據的空間給騰出來,手機能做的更輕薄,第二是用途更廣泛,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物聯網終端上,比如智能家居、無人機等等。
更重要的一點,eSIM虛擬卡可以讓你終端設備更好的擁抱互聯網,比如現在不少智能手表,是支持eSIM卡,這樣的好處是讓你的設備不通過手機,直接接入網絡,擴大更多的使用場景,在沒有手機的前提下。換句話說,eSIM卡將成為新型終端和硬件產品上代替傳統SIM卡的一大趨勢。
運營商對待eSIM虛擬卡態度?
之前,三大運營商對eSIM卡都不是太積極,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這樣用戶能更加自由的去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無需解鎖設備、購買新設備的前提下隨時更換運營商,運營商無法通過換號換網的束縛綁定用戶是他們最不愿意去推動的主因。
從2018年開始,三大運營商對eSIM卡的態度有所轉變,特別是在物聯網市場,這可以讓這種終端在5G網絡下,有更大的空間發揮,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三家選擇第一時間跟進,保持積極的態度。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今年3月份就已經宣布,率先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武漢7座城市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而中國電信則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允許用戶辦理eSIM卡業務,鼓勵大家去選擇這樣的服務,至于中國移動在這方面上也不落后,目前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成都7個城市正式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而他們還發布國內首款eSIM芯片。
根據麥肯錫、IHS、GSMA等預測,全球將在2021年實現50億個連接數;年復合增長95%,2022年度eSIM市場規模將達到54億美元。如此大規模的市場,三大運營商也是卯足了勁希望能夠從中搶到一杯羹。
eSIM卡淘汰SIM卡,要比攜號轉網更有意義
雖然攜號轉網已經在國內試行多年,但試點范圍過小,且問題太多,都導致不少用戶不敢輕易去轉,隨著eSIM虛擬卡的慢慢推進和普及,這勢必會改變運營商去做出調整,因為這樣一來主導權就在用戶手中了。
要知道,傳統的SIM卡都被局限在某一個運營商服務網絡中,如果想要更換運營商的話,需要很麻煩的步驟,而eSIM卡未來可以在不同運營商之間自由切換,換句話說,eSIM卡可以讓你隨心所欲的去轉換運營商,如果不滿意就去自由更換,這樣一來可是要比攜號轉網更加便捷和有意義。
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他們也明白eSIM卡的上述價值點,所以目前并不敢太大規模的使用在手機上(比如今年非國行版iPhone XS都是實體SIM卡+虛擬eSIM卡),但這是未來行業的趨勢(一些國外運營商已經開始使用),堵肯定堵不住的,就看如何平衡自己的利潤了,大家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