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電信運營商網絡質量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是電信運營商不了解“網絡質量是電信運營商的生存根本”這一理念嗎?其實不然,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一直在致力于不斷優化自身的網絡,在了解了一些情況之后,筆者不禁感慨:電信運營商,信號壞不得,也好不得。
電信運營商信號壞不得。據不完全統計,在2013年三大電信運營商接到的各類投訴中,關于網絡質量的投訴占比高達75.39%,乍一看是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質量糟糕到了一種可怕的程度,但事實并不是這樣。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曾搞過“找到一個盲區,給予××獎勵”的活動,可見電信運營商對自己的網絡一方面充滿信心,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客戶的反饋,不斷完善自身的網絡。根據三大電信運營商內部專業人士分析,在網絡質量投訴中,有效投訴僅為5%左右,其余投訴多為斷話、網速等問題。這說明我國的電信客戶更希望享受到一個沒有斷話、沒有盲區、能高速上網的無瑕疵網絡,可是這種網絡大概只能存在于理想狀態中。
電信運營商信號好不得。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尤其是高層住宅更是組成了鋼鐵森林,這些新建建筑往往會改變整個網絡的質量,而電信運營商想要完善網絡,就需要新建基站。可是,別說是新建基站了,就是原有的基站能否存在都還是未知數。
筆者所在的小區經常能看到有人拿著電話來回搖動,不停地抱怨著沒有信號,并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投訴。那么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電信運營商不能處理嗎?答案很匪夷所思,居然是用戶“不愿”改變這種情況。隨著周圍幾個基站的陸續拆遷,該小區已經變成真正的信號盲區,因為無法重新建設基站,目前該小區已經成為市內投訴量最大的區域。但小區內的居民在投訴信號差的同時,又都不愿在自家附近建設通信基站。
用戶反對安裝基站已經成為運營商建設基站過程中碰到的普遍難題。某運營商在某小區內建設基站時,該小區內多名業主提出異議,并聚眾阻止施工,最終該基站停止建設。無獨有偶,在另一小區建設基站時,不僅白天單元內住戶不讓施工人員上樓,同時還形成了“值班”制度,住戶夜晚睡在樓道內,防止施工人員夜晚施工。更有甚者,曾經有老人找到運營商,要求其寫保證書:如果患上癌癥,運營商要承擔全部責任。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用戶對基站輻射畏之如虎。其實基站輻射并沒有那么可怕,從實地測試的數據看來,在距離基站30米處,測到的電磁輻射量為零,而在0.5米處,電磁輻射量為0.01uT。這樣說可能不好理解,以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作對比,就能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了:平時用來煮茶水的小電磁爐,電磁輻射為19.84uT,是基站的近2000倍;家用電腦的電磁輻射為1.13uT,是基站的113倍。而我國制定的電磁輻射標準電場強度遠小于12伏/米,功率密度遠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比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推薦的標準嚴格11.25~26.25倍。同時,在通信基站正式應用前,會由環保部門進行測試,符合國家標準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世界衛生組織曾進行了一個歷時11年,包括中國在內60多個國家參加的課題研究,得出結論:標準限值內的電磁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人們最常使用的2G即GSM移動通信,采用的是蜂窩技術,手機和基站通過電磁波雙向聯系,每個基站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圍。為了保障良好的通話質量,就需要在多個地點建立多個移動基站,加大信號覆蓋率。而3G基站實際上是一臺低功率的收發信機,3G基站發射的信號就是普通的無線電波,一般只有5~40瓦特,比電視發射塔的數千瓦特要小很多。有市民擔心,建在居民區的基站越多,輻射就越大。而瑞典國家輻射保護協會專家耶特·安格爾認為,人們的這種不安完全是由于對新技術的陌生感造成的,是人們認識上的誤區。其實,基站的密度越大,基站發射的功率就越小。同時,與基站越近,收集發射功率也越低。也就是說,基站建得越多,人受到通信設備的輻射反而越小。因為基站密集,通信信號會更好,手機就不用努力地釋放信號。就好比在一個特定環境里,兩個人在一起近距離說話,不用費力氣大聲喊就能聽得很清晰。
用戶一方面希望電信運營商把網絡做到盡善盡美,提供一個優質的網絡;另一方面又對基站輻射感到恐懼,不愿自己周邊的生活環境有基站。對電信運營商而言,一方面不能使信號覆蓋存在盲區,甚至是稍有問題就會被大量投訴;另一方面卻是用戶在百般阻撓,使運營商無法對網絡進行二次建設,信號覆蓋又如何能好呢?真可謂是:信號壞不得、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