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營商網絡轉型的軌道上,SDN與NFV成為了出現頻率最多的技術,理由很簡單,未來網絡需要“智能化”的引擎,以確保有限資源下的性能與安全,而SDN與NFV給予這一目標實現的極大可能性。
“以更加智能化的方法,充分發揮標準化硬件進步所帶來的潛能和優勢,對于運營商而言,將是絕佳之選。” 風河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Glenn Seiler表示,近年來,運營商也意識到虛擬化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和靈活性優勢,但對性能和可靠性的疑慮使運營商難以跨出關鍵一步。而在今天,運營商已經走在路上。
當然,對于運營商而言,需要的并非IT類方案,運營商級才是方向,只有具備運營商級的性能才能滿足運營商業務與服務發展的需求。
被看好的產業:投資收益1:4
從發展起源來看,NFV最早是由包括英國電信BT、德國電信、Orange等7家運營商在內的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發起的,旨在通過廣泛采用標準化的IT虛擬化技術,以及業界標準的大容量服務器、存儲和交換機承載各種網絡軟件功能,實現軟件的靈活加載和數據中心的靈活部署。而SDN則是由大的數據中心企業推動而發展起來的。
兩者的共性都是驅動運營商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提升網絡性能,最終實現智能化。Glenn Seiler表示,任何系統的智能化和低成本,都將通過標準化的硬件加上功能強大的軟件來實現,這是公認的普遍趨勢。
“對于運營商而言,未來可以利用低廉的價格采購到大批標準化的通用硬件平臺,部署在更廣泛的地方,而這些硬件設備究竟在做什么,卻可以根據此時此地的需求,通過軟件來靈活地配置。”
Glenn Seiler表示,特別是在未來,由于采用工業標準服務器硬件,性能和容量升級都非常方便。而在功能多樣性方面,如果需要增加更多增值功能或是有升級的需求時,能夠很方便通過軟件升級來實現,不需要更換硬件。
這種靈活、高性能的網絡正是運營商未來發展的方向。從目前來看,包括IT廠商、通信設備制造商以及軟件廠商都已經加入這一陣列,加速了SDN與NFV的發展,成為資本市場的首投領域。
Glenn Seiler告訴記者,在過去兩年里,美國有大筆的風投資本投入到了開發SDN、NFV技術的公司中,并將獲得高額回報。“據悉,一美元的投資,就能得到四美元的收益。”
運營商級SDN/NFV:以嵌入式軟件為基
SDN與NFV已成為運營商網絡轉型的重要選擇,兩者的核心是借助于高性能、低成本的標準化通用硬件,以虛擬化的技術最大限度地提供高帶寬和安全可靠性。
實際上,開源和開放標準,在IT領域早已充分享有的優勢,為何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卻并沒有被運營商所接受?Glenn Seiler認為,其中一個關鍵性原因在于,大多數的IT廠商無法理解運營商所需要的性能與可靠性,從而導致開源和開放標準難以在網絡通信領域發揮效應。
那么如何去滿足運營商的需求?在Glenn Seiler看來,只有具備運營商級的性能與可靠性才是真正意義上的SDN/NFV產品。“作為電信行業的一項硬性要求,運營商級性能對于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至關重要。而要提供運營商級的產品與方案,只有以嵌入式軟件技術為基礎,才能達到運營商級。
與傳統IT數據中心使用的企業IT軟件技術相比,運營商級SDN/NFV軟件使價格降低為5分之一,性能提高5倍,達到6個9級別的可用性。
Glenn Seiler告訴記者,運營商級性能一直是風河DNA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河不是傳統的IT廠商,而是一直與設備制造商為伍的嵌入式軟件廠商,客戶群包括許多全球頂級的電信設備制造商。所以,風河長期以來就十分了解電信運營商的需求,并且以嵌入式軟件技術而非傳統IT軟件技術來滿足運營商的需求。
風河以SDN和NFV為基礎,通過抽象化從硬件中剝離出網絡功能,經過專門優化,實現高性能、實時性和確定性的功能,并且降低了延遲。通過整合軟硬件、減少占用空間及能耗、提高運營支持效率,從而降低運營支出(OPEX) 與資本性支出(CAPEX)成本。
“通過SDN、NFV,風河可以幫助運營商更好地利用空閑網絡部件來提高網絡效率,并且在現有的標準服務器平臺上運行新的解決方案。” Glenn Seiler表示,風河使用開源內核虛擬機技術和成熟的 Linux 發行套件,建構完全集成且性能優化的SDN、NFV解決方案, 可以將原本在專用操作系統和專用硬件上運行的諸多應用程序、功能整合在新一代網絡設備之中,從而幫助運營商順利實現網絡轉型。
據了解,在2014MWC上,風河與惠普聯合展示的 Wind River Carrier Grade Communications Server ,在HP BladeSystem 運營商級刀片服務器上為網絡設備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實現了具備ETSI/NEBS Level 3認證水平的平臺,在性能、經濟性和節能方面都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此外,風河已經推出無線接入網 (CRAN) 中的虛擬化解決方案。CRAN將基站功能分割為基帶單元 (BBU) 和射頻拉遠頭 (RRH)。BBU 包括基帶第 1 層、基站 (BS) 第 2 層和第 3 層功能。RRH 有低噪音放大器 (LNA)、中頻模塊和天線。BBU 和 RRH 之間的接口由通用公共無線接口 (CPRI) 和開放基站體系結構發起組織 (OBSAI) 規范定義。Glenn Seiler表示,這種全新的體系結構在節省此類成本方面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未來之路:“棕地”+“綠地”
網絡轉型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運營商都將對現有網絡進行改造升級,尤其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市場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性能、高可靠性仍是網絡轉型的關鍵所在。
基于此,風河提出了“棕地”、“綠地”、網關、云端數據中心作為物聯網的基本架構。通過這個架構理念,讓大數據取自于設備,分析于云端,最終再服務于設備。
所謂棕地(Brownfield),是指多年來已經在使用的設備和系統所產生的數據。屬于蹤地的設備都是多年前就制造出來,當時根本不具備聯網功能,但從這些設備所收集到的數據卻同樣具備極高的價值。
而綠地(Greenfield)是指在進入物聯網時代以后全新推出的設備。這類設備可以充分地應用新一代的物聯網技術和系統概念,具備足夠的聯網能力、安全性,并且可以方便地進行遠程管理。
“綠地和棕地的論述,可以比較準確地描述風河未來戰略。” Glenn Seiler表示,風河憑借超過30年來在嵌入式系統軟件領域的持續創新與積累,推出符合物聯網架構理念的一系列解決方案,集中體現于IDP(智能設備平臺)和INP(智能網絡平臺)等產品之中,再加上享譽全球智能化設備軟件市場的專業服務與支持,足以將智能化注入到“棕地”、“綠地”、網關和數據中心中任何需要的地方,從而成為當今物聯網世界當之無愧的技術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