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的引入一直被認為是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運營的一重要改革。隨著最近首批21家擬運營商名單切實公布,大家開始把目光聚焦在將來虛擬運營商如何盈利上來,畢竟在運營商管道化的今天,語音短信等傳統業務盈利逐漸困難。此時,虛擬運營商與運營商之間的結算方式,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繼電信、聯通首批虛擬名單公布后,傳虛擬運營商結算方式曝光。
首批名單曝光
近日,備受各界關注的虛擬運營商名單曝光。迪信通、樂語、蘇寧、國美、天音、愛施德、京東、阿里(萬網在線)、話機世界等9家公司均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達成合作協議;巴士在線、華翔聯信、蘇州蝸牛、中期、遠特5家公司與中國聯通達成合作協議;暢捷通(用友)、北緯通信、連連科技、三五互聯、長江時代、分享在線、朗瑪信息7家公司成為中國電信的合作伙伴。
對于此次曝光的名單僅限于電信聯通兩家,有人猜測虛擬運營商的加入會降低與其合作運營商自身ARPU值,移動為避免利潤下滑參與度不高,而另外兩家則期望通過虛擬運營商開拓市場。對于此,有移動內部人士給予否認。但是受聯通電信的影響,或許不久移動也將有一批合作名單發布。
連上未宣布有協議達成的中國移動,盡管三家運營商批量發布合作伙伴,在互聯網大趨勢的環境下,虛擬運營后續商盈利堪憂。
結算方式擬定
面對OTT企業的競爭,運營商逐步“被管道化”,細分的虛擬運營商也不再是香餑餑。在國外,即便電信市場比較開放的歐洲及北美等發達地區,虛擬運營商的市場規模占市場份額也不過7%-10%,其他市場的規模更小,亞太則只有1%。
虛擬運營商的成本無非就是將來向運營商交多少折扣,而折扣的結算方式是影響其盈利的關鍵。據通信人家園網友爆料,繼首批虛擬名單公布后,電信、聯通兩家運營商的虛擬運營商結算方式曝光。其中電信采取按ARPU(用戶平均)值決定的折扣比例結算,聯通則依據總收入折扣比。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材料,具體結算方式如下:
電信規定結算價格:
電信結算價格在營業稅期間為不含稅價格,營改增后為含稅價格。
基礎結算比例依據轉售企業移動出帳用戶的平均ARPU確定:
用戶平均ARPU<【50】元/戶時,基礎結算比例為52%;
【50】元/戶≤用戶平均ARPU<【100】元時,基礎結算比例按照公式“【52】%-【0.24】%×(用戶ARPU-【50】)”計算確定;
用戶平均值ARPU≥【100】元時,基礎結算比例為40%。
聯通規定結算價格:
聯通結算價格在營業稅期間為不含稅價格,營改增后為不含稅價格。
電信聯通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結算方式。對于結算的擬定,或許兩家都根據自身做過相關的測試。電信不論規模,追求高ARPU值,未來與之合作的虛擬運營商之間可能競爭激烈,相比較而言,或許聯通不限定ARPU值的規模性結算更符合市場規律。那么正大力發展LTE的中國移動在發布虛擬運營商名單后,未來又會采用何種結算方式?將是大家關注的下一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