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旗下的“來往”動作頻頻,其中一項,是流量免費。
消息稱,阿里巴巴已經和運營商談妥,將在近日率先推出流量免費計劃,阿里巴巴向用戶贈送流量,用戶使用淘寶客戶端購物,和使用“來往”聊天,將不再產生任何流量費用,全部由阿里巴巴買單。
在我看來,這一舉動對阿里來說效用有限,因為它依然只是拉用戶的輔助手段,沒有解決根本的用戶需求問題(這在我未來一兩天的文章里會有詳細闡述)。
但對運營商來說,這卻稱得上是無比寶貴歷史機遇,絕不可輕乎視之!
何解?
其中關鍵在于:用戶使用流量,阿里買單。
在此之前,易信也曾向用戶宣布贈送流量,為何那個不是機遇?
這是因為,易信是網易與中電信的合作,流量贈送算是中電信提供的“嫁妝”,是由電信買單,所以作不得數。
為何阿里買單如此重要?
我今年8月曾寫過文章《運營商的宿命與出路》,在其中分析過,當前,全球運營商都在面臨轉型的困局。
其核心原因在于,運營商傳統的業務結構是前向收費,即用戶先交費后享受服務。
而互聯網的業務結構普遍是后向收費,即用戶免費使用服務,費用被轉移到增值服務用戶以及廣告等其他產業鏈條中。
這兩個結構是根本對立的,運營商如果要維持傳統業務的根本穩定,就必然不可能全力推進新業務,自然屢屢受挫。
因此,我認為,未來,運營商的最佳業務模式應該是,將現有的業務模式徹底倒轉。
也就是說,運營商變身成為一個超級渠道,向用戶提供極低資費,甚至免費的話音、數據流量服務,同時反過來向上游的內容商、服務商收取服務費用,并為政府、企業、機構提供更全面的增值服務。
但這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由于運營商自身體量龐大,對產業鏈、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社會經濟都有巨大的影響,業務體系的任何微小變化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所以,這個轉型很難依靠自身力量完成。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今年初,運營商與微信進行的收費談判,曾是上一個絕佳的歷史機遇,可惜因為被媒體誤讀,導致談判停滯。
而現在,阿里為運營商們重新制造了一個同樣寶貴的機遇,這次,不容再錯過。
看上去,由阿里代用戶買單流量,與運營商與網易合作,然后向用戶提供免費流量只有微小差異,但這卻是兩個不同商業模式的關鍵分水嶺。
易信,還是傳統的前向收費,只不過進行了優惠減免,而來往,則轉變成為后向收費,即運營商成為阿里的渠道,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服務。
不管流量值不值錢,能賣多少錢,關鍵的是,邁出了最重要的轉型第一步。
過去,運營商是賣流量和服務給用戶,然后把錢分一部分給合作伙伴。
而現在,流量不再是賣給用戶,而是賣給合作伙伴了!
運營商的兄弟姐妹們啊,這才是真正的“管道”化,真正看得見的未來啊!
一旦與BAT這個量級的互聯網巨頭確立新的商業模式,并驗證可行,未來將有望在對現有業務體系影響最小的情況下,實現這個重大的商業模式轉型。
這甚至對全球的其他運營商來說,也將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當前,運營商的轉型可以用9個字來形容:時間緊,任務重,調頭難。如果錯過寶貴的時間窗口,一旦OTT廠商進一步完成市場蠶食,運營商轉型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大。
所以,千萬別把“來往”的這個合作,看作一個過眼即逝的案例。
應該把它上升到事關整個運營業轉型的戰略高度,來進行深入的剖析研判,并結合自身的轉型推而廣之,才不致于錯失時機。
運營商們,你們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