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0月9日訊
引言: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是博弈論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其主旨為,囚徒們如果彼此合作,堅不吐實,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因為出賣同伙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也因為同伙把自己招出來可對自己最不利(增加刑期),因此彼此出賣雖違反最佳共同利益,卻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最后的結果往往是所有囚徒全部招供。
隨著運營商高校市場競爭力度的加大,各種競爭亂象層出不窮,其中緣由真是一言難盡,可以用囚徒困境來解釋這一亂象背后的秘密。
高校迎新是行業內競爭亂象的集中體現
隨著九月高校迎新的開展,最集中體現運營商競爭亂象的戰場正式拉開序幕。眼花繚亂的資費套餐,近乎免費的促銷政策,一個宿舍三家網絡布線,以百萬計的入場費,以千萬計的免費信息化建設。我們不禁要問,通信行業到底怎么了?不但玩命的做公益事業,還比誰做的大,做的快,做的多。
從“囚徒困境“看亂象背后的原因
囚徒的困境1:尋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率先選擇價格戰。
寡頭壟斷使運營商在競爭中陷入囚徒困境,在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總會有一方會率先發起攻擊。而由于體制的原因,運營商對投入產出比不敏感,導致攻擊性的營銷政策往往就是降低價格, 久而久之三家運營商只能陷入價格對決,競爭層次矮化,社會影響負面化。
囚徒困境2:囚徒全部選擇招供----競爭同質化。
繁重而又急功近利的營銷任務,使得任何試圖創造品牌的過程都被中斷,長期的戰略布局難以滿足短期的績效要求。加之電信產品的差異性較小,運營商只能不斷在營銷位置,排他性產品等容易復制和模仿的方面尋求優勢。最終的結果是競爭不斷同質化,決定優勢的關鍵因素就是誰的成本補貼大。
囚徒的困境3:囚徒最終全部招供,導致群體最差選擇----行業重復投資,資源浪費嚴重。
相互降低的價格降低了利潤空間,同質化的競爭產生了天價入場費,簽字費等等。但更大的浪費是這些競爭產生的新增用戶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新增。也許對于某個運營商,某地運營商是新增用戶,但對整個中國的通信市場而言,絕大多數應該算是存量用戶。
D1Net評論:
用囚徒困境來解釋運營商競爭中的各種亂象,是再貼切不過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運營商尚不具備全國性的運營網絡整合力,運營商做的只是補貼了大量的成本,讓其從一個地區的網內轉到另外一個地區的網內,或者從友商那里轉網過來,對于整個通信產業并無多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