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金融潛力有多大?一文透視這30家金融機構的布局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12-19 13:28:17 本文摘自:巴比特

金融領域一直被視作區塊鏈技術的極佳應用場景,國內各主要金融機構在區塊鏈應用上的探索和發聲也日漸頻繁。

近日,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研究院院長易歡歡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預測稱,2020年區塊鏈+金融將全面落地開花,股票、貸款、抵押、產品、智能財產和智能合約等都將有所涉及。

此外,自2019年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下稱“國家網信辦”)已對外公布兩批區塊鏈項目備案名單,累計備案區塊鏈項目達506個,備案企業414家。

小蔥從中整理出了金融服務機構提交備案的59個區塊鏈項目,從中基本可以看出國內區塊鏈+金融的全行業布局動向,另文末還重點分析了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小蔥注:這里的“金融服務機構”既包括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如各類銀行及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等,同時包括商業保理、融資擔保、融資租賃等類金融機構,以及一些專門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企業。

 

自我革命:金融機構成區塊鏈落地推進者

 

 

經小蔥梳理分析,截至目前,網信辦備案項目中,國內主要金融服務機構累計提交了59個區塊鏈相關服務產品。

國有/民營銀行、保險企業、金融產品交易平臺、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相關金融機構及企業皆有布局,主要涉及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清算結算、征信、保險、資產證券化、資產托管、數字票據、身份識別等多類應用場景。

平安集團穩坐龍頭

眾多知名金融機構中,中國平安集團旗下公司斬獲了最多的區塊鏈服務備案編號,陸金所、壹賬通、壹錢包、以及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等金融科技和服務公司皆表現突出。

 

12月17日,據人民日報專文報道了中國平安在區塊鏈上的布局,《中國平安——投身區塊鏈 爭當攀登者》一文中指出,目前中國平安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醫療、汽車、房產、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并部署區塊鏈節點超4萬個,特別在金融領域有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

平安旗下的深圳壹賬通在兩批備案名單中累計提交5個備案項目,“壹賬鏈”、“天津口岸區塊鏈跨境貿易平臺”、“IFAB貿融網絡”、“智能區塊鏈資產管理平臺”、“壹企鏈”都成功備案,重點布局區塊鏈在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而金融壹賬作為平安集團重點打造的區塊鏈底層,承接了平安系所有的區塊鏈應用的需求。

此外,平安系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控股也先后提交了“陸金所區塊鏈”、“陸金服區塊鏈”、“前金服區塊鏈”、“陸基金區塊鏈”等備案項目,且相關區塊鏈底層設施已投入運用。

據陸金所官方微信公眾號,2018-2019年,陸金所控股已將區塊鏈應用于平臺多項運營環節中,具體包括使用區塊鏈技術輔助用戶身份認證、交易溯源、以及金融資產上鏈(現已有部分資管、信托、私募產品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等多項業務。截止到今年10月底,陸金所已通過區塊鏈技術服務交易超過1000萬筆,累計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

 

傳統銀行機構競相布局

 

 

在這波“區塊鏈+金融”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中,傳統銀行機構也十分積極。

國有大行及商業銀行紛紛著手推動區塊鏈在其業務平臺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清算結算、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身份識別幾個應用領域。

據小蔥統計,網信辦披露的兩批備案名單信息顯示,全國已有9家銀行機構備案19個區塊鏈項目,涵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民營銀行等。

1、浙商銀行

傳統銀行機構中,備案最多的是浙商銀行,共計5個備案項目,堪稱國內商業銀行探索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先行者。

2016年,浙商銀行推出基于區塊鏈的移動數字匯票平臺,成為業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核心業務的銀行;之后又在2017-2018年間相繼開發了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等著眼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以及“財易云”個人理財產品轉讓平臺、“同有益”同業資產交易平臺等,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上的廣泛覆蓋。

2017年8月,浙商銀行聯合趣鏈科技推出的企業“應收款鏈平臺”,主要用于辦理企業供應鏈應收賬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等業務,通過轉化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盤活應收賬款,將應收賬款轉化為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實現圈內“無資金”交易,降低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根據浙商銀行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8年末,浙商銀行為1400多家供應鏈核心企業搭建了應收款鏈平臺,幫助其上下游的6000多家企業融通了1000多億元資金。

2018年1月9日,浙商銀行攜手35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同有益”金融聯盟,并搭建“同有益”交易平臺。浙商銀行總行金融同業總部負責人林蓉介紹,該平臺意在幫助同業客戶盤活存量資產、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業務效率,實現由“資產持有型”向“資產交易型”的轉變,推進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規范化。

2、微眾銀行

緊隨其后的是由騰訊牽頭發起成立的微眾銀行,其提交的“BCOS平臺”、“金鏈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以及“WeIdentity平臺”3個備案項目,無疑也彰顯了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區塊鏈+金融”領域的發力,重點在搭建區塊鏈金融領域的底層平臺。

微眾銀行不僅是互聯網銀行的拓荒者,也是探索區塊鏈+金融的先行者。

早在2016年5月,微眾銀行就與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等20余家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牽頭發起成立“金鏈盟”,聚焦于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其成員單位現已有近80家企業,且70%是金融機構。同年9月,還與上海華瑞銀行共同開發針對聯合貸款結算和清算業務的區塊鏈應用系統,主要用于個人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即“微粒貸”。

2017年,微眾銀行攜手金鏈盟開源工作組將共同打造的聯盟鏈底層平臺FISCOBCOS對外開源,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是主打企業級應用的區塊鏈技術開源平臺平臺,而FISCO BCOS則是其金融分支。據證券日報12月2日報道,微眾銀行分布式商業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微眾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介紹,FISCOBCOS的開源生態圈內已聚集上萬名個人開發者、超500家機構與企業,在政務、金融、公益、版權、供應鏈、教育等不同領域已有60余個落地應用,發展成為最大的國產聯盟鏈開源生態圈。

此外,WeIdentity平臺,是基于FISCO BCOS的分布式身份管理系統,是微眾銀行開發的一套實體身份標識與可信數據解決方案,支持機構間的身份認證和數據合作。

3、平安銀行

平安銀行是國內最早開始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在區塊鏈技術興起之后,也迅速利用區塊鏈對其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進行了革新升級。

早在2014年,平安銀行就搭建了“商業保理云”平臺,為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商業保理公司提供應收賬款管理、融資管理和還款處理等功能服務。

2017年,平安銀行又基于保理云平臺上線“平安易貝”,為特定供應鏈內供銷企業提供應收賬款管理、交易;2017年年底,“平安易貝”正式更名為“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平臺 (Supply-chain Account receivable Service,簡稱“SAS”)。

SAS平臺旨在為特定供應鏈內核心企業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線上應收賬款轉讓及管理服務,平臺搭載了區塊鏈技術的超級賬本全流程信息記錄和交互功能,并與中登網直連,自動實現應收賬款的質押、轉讓登記,用區塊鏈技術去鑒別供應鏈中的資產,同時打造開放平臺,將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推動應收賬款融資的實現。

4、工商銀行

在國有大行里,工商銀行是首個備案區塊鏈項目的銀行,在網信辦披露的第二批名單中,有2項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在列,分別是“工銀璽鏈區塊鏈服務”和“中國工商銀行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是,工商銀行在跨境區塊鏈貿易上成績突出,今年10月上線的“中歐e單通”跨境區塊鏈平臺,旨在用區塊鏈解決自貿區國際鐵路運單項下的跨境貿易金融課題,重點運用于進出口信用證和跨境匯款場景。

據四川日報11月7日報道,目前,“中歐e單通”平臺已有近10家企業、近百筆業務上鏈,與中歐班列沿線的多家海外機構成功實現數據“秒碰”,涉及貨值折合人民幣近億元。

除工商銀行之外的其他國有大行尚未見提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但據公開信息顯示,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都有區塊鏈應用落地。

如中國銀行推出了自由數字錢包,且其推出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已成功簽約多家境內外金融機構,其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也成功辦理了業內首筆區塊鏈國際保理業務。

建設銀行曾與IBM合作開發和推出了一種區塊鏈銀行保險業務平臺,并在雄安新區上線了首個區塊鏈租房應用平臺,并不斷探索將區塊鏈應用到國際保理業務和貿易金融等領域。

農業銀行曾推出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并積極推進金融數字積分系統建設,打造區塊鏈積分體系。

交通銀行也將區塊鏈應用到貿易結算相關場景,并于2018年5月成功辦理首筆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開立和通知業務。

5、其他銀行機構

兩批名單中除上述銀行機構外,還包括江蘇銀行、蘇寧銀行、興業銀行、銀聯、中鈔等銀行機構,雖都是在今年10月第二批名單中才出現,但大多都布局較早。

人民銀行旗下的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提交備案了“絡譜區塊鏈登記開放平臺”(簡稱“絡譜”)、“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兩個區塊鏈項目。

2018年3月問世的絡譜,算是國內首個由“國家隊”打造并發布的區塊鏈平臺,其目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可信數據、數字身份和數字憑證服務,為政府監管部門、司法鑒定中心、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等應用場景提供存在性、完整性、身份、時間戳、數據關系和憑證登記等信息。

江蘇銀行于2017年推出“蘇銀鏈”,并于同年11月與無錫農商行合作完成首單票據“區塊鏈”跨行貼現業務交易。

蘇寧銀行于2018年9月開發出“區塊鏈+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借助區塊鏈有效監管大宗商品等動產的流向。

興業銀行子公司“興業數金”于2017年發布的“倚天鑒”區塊鏈存證平臺,依托IBM的區塊鏈底層,是基于區塊鏈聯盟存證和可靠電子簽章的電子存鑒平臺,據興業數金創新事業群CPO毛強華公開介紹,用戶利用該平臺簽署電子合同可以實現過程可公證、事后可鑒定、在線可出證等功能。

除各銀行機構之外,中國銀聯也提交了“數字憑證應用”、“基于區塊鏈的全球速匯資金追蹤平臺”兩項備案,重點探索區塊鏈在信用證及跨境匯款等領域的應用。

 

保險機構對區塊鏈應用的探索

 

 

金融保險業素來也是以“信用”為根基,與旨在構建新型信用體系的區塊鏈技術天然契合,區塊鏈有望為保險市場注入強大的抗風險、高識別精確度和快速反應能力。

事實上,各保險機構和企業也是推進區塊鏈落地探索的中堅力量。

1、眾安科技

在網信辦首批備案名單中,由螞蟻金服、中國平安及騰訊等巨頭合資設立的眾安保險旗下全資科技子公司眾安科技可算作“區塊鏈+保險”布局的代表,提交了4個備案項目。

眾安科技自2015年起組建區塊鏈團隊,探索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的融合,至今已累計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129項,實審公開可查112項。

眾安科技在區塊鏈上的布局更多是以業務為切入點,針對保險行業普遍存在的電子保單存儲效率及理賠環節的用戶隱私保護問題,推出了“鈦空倉”和“鈦存證”。

鈦空倉是一個保證數據安全的分布式加密存儲產品;而鈦存證則運用眾安自主研發的眾安鏈智能合約、分布式存儲、密碼學等技術,對存證文件進行安全加密存儲。

之后又進一步延展,逐漸形成了包括鈦陽、鈦合約、鈦存證、鈦空倉等在內的鈦系列產品。

此外,眾安還推出了部署在鏈上的生態云服務平臺“安鏈云”,并基于安鏈云研發了電子保單管理、防偽溯源、供應鏈金融等數十個區塊鏈產品及解決方案,覆蓋溯源、公益、政務、醫療、版權、酒店、供應鏈金融、保險、積分、隱私數據安全等10個領域。

今年10月26日,眾安科技CTO李雪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眾安區塊鏈的工作重點將更聚焦保險領域的探索。我們已從簡單的、邊緣的業務開始滲透,自早期的健康險保單存證、到智能合約的理賠增效、再到保單通證,希望借助技術創新,釋放人力,提升效率,降低協作間交易摩擦和損耗,打造出真正的新保險。”

2、上海保交所

上海保交所早在2017年9月就正式發布其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保交鏈”。

保交鏈是一個向聯盟內部成員開放的區塊鏈BaaS平臺,旨在為全行業保險交易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打通保險業上下游,使交易數據得到共享,提升保險業務處理效率。

考慮到保險業務的復雜性,保交鏈引入了“通道”概念,實行多鏈架構,允許同時支持多機構風險數據共享、數字保單托管、共保、再保、另類投資債權計劃、年金運營管理、信用保證險、健康醫療等業務場景的并行運行。

據了解,保交鏈與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太平旗下多家子公司、長江養老保險公司、東京海上日動、三井住友海上及日本財險等機構皆已成功展開合作。

3、商業保理公司

此外,一些商業保理服務企業如深圳久金保、天逸財金等也積極探索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

商業保理是一整套基于保理商和供應商之間所簽訂的保理合同的金融方案,包括融資、信用風險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服務。

“供應鏈金融”成發力重點

除銀行、保險機構外,在第二批備案名單中,出現了更多的金融服務企業,如北金所、天金所、重金所等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浙江同花順、融易鏈等金融科技服務企業,都提交備案了區塊鏈服務項目。

 

從這些金融服務企業的備案項目來看,供應鏈金融領域是重頭戲。

如北金所提交的“應收賬款債權融資計劃專項信息披露平臺”,上海歐冶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供應鏈應收賬款金融服務”,融易鏈科技提交的“融易鏈”、壹鏈盟提交的“壹鏈盟供應鏈金融平臺”,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提交的“FAST”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等等都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除此之外,也有少量涉及數字存證、數字倉單等業務的備案服務。

小蔥注:供應鏈金融一般有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動產質押融資三種主要模式,而應收賬款融資又是最常用的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典型的“多中心化”解決方案,主要想解決的是銀行、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包括一、二、三級…N級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如何高效、低成本地融資和借貸,從而提升各自行業市場的競爭力。

多層次信用穿透及風險把控難、占整個供應鏈80%體量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是當前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主要痛點。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天然適用于解決供應鏈多級企業間信任傳遞問題以及貿易端和資金端信息數據不可信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痛點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小結

 

 

金融業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之上,金融領域信任的代價也最大。

因此金融行業從業者對區塊鏈這一重構信用的技術機制十分看重,希望借助區塊鏈刷新金融業務體系,實現更高效和低成本的金融交易。

從上述備案項目中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已經有不少應用案例的嘗試。中央到地方的各大銀行機構、保險機構、證券公司、金融交易平臺及金融科技服務企業等都在積極推進區塊鏈落地實踐,供應鏈金融、銀行間清算結算、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貿易金融、資產證券化、銀行征信、身份識別和管理等應用場景皆有覆蓋。

當然,大部分金融服務機構的布局多停留在試點階段和嘗試狀態,真正大規模用在實際生產環節中的區塊鏈應用還未產生。當前區塊鏈技術本身尚不夠成熟,需要在外圍業務進行大量應用嘗試后,逐步深入到金融的核心業務當中。

關鍵字:區塊鏈

本文摘自:巴比特

x 區塊鏈+金融潛力有多大?一文透視這30家金融機構的布局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金融潛力有多大?一文透視這30家金融機構的布局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12-19 13:28:17 本文摘自:巴比特

金融領域一直被視作區塊鏈技術的極佳應用場景,國內各主要金融機構在區塊鏈應用上的探索和發聲也日漸頻繁。

近日,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研究院院長易歡歡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預測稱,2020年區塊鏈+金融將全面落地開花,股票、貸款、抵押、產品、智能財產和智能合約等都將有所涉及。

此外,自2019年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下稱“國家網信辦”)已對外公布兩批區塊鏈項目備案名單,累計備案區塊鏈項目達506個,備案企業414家。

小蔥從中整理出了金融服務機構提交備案的59個區塊鏈項目,從中基本可以看出國內區塊鏈+金融的全行業布局動向,另文末還重點分析了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小蔥注:這里的“金融服務機構”既包括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如各類銀行及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等,同時包括商業保理、融資擔保、融資租賃等類金融機構,以及一些專門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企業。

 

自我革命:金融機構成區塊鏈落地推進者

 

 

經小蔥梳理分析,截至目前,網信辦備案項目中,國內主要金融服務機構累計提交了59個區塊鏈相關服務產品。

國有/民營銀行、保險企業、金融產品交易平臺、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相關金融機構及企業皆有布局,主要涉及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清算結算、征信、保險、資產證券化、資產托管、數字票據、身份識別等多類應用場景。

平安集團穩坐龍頭

眾多知名金融機構中,中國平安集團旗下公司斬獲了最多的區塊鏈服務備案編號,陸金所、壹賬通、壹錢包、以及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等金融科技和服務公司皆表現突出。

 

12月17日,據人民日報專文報道了中國平安在區塊鏈上的布局,《中國平安——投身區塊鏈 爭當攀登者》一文中指出,目前中國平安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醫療、汽車、房產、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并部署區塊鏈節點超4萬個,特別在金融領域有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

平安旗下的深圳壹賬通在兩批備案名單中累計提交5個備案項目,“壹賬鏈”、“天津口岸區塊鏈跨境貿易平臺”、“IFAB貿融網絡”、“智能區塊鏈資產管理平臺”、“壹企鏈”都成功備案,重點布局區塊鏈在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而金融壹賬作為平安集團重點打造的區塊鏈底層,承接了平安系所有的區塊鏈應用的需求。

此外,平安系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控股也先后提交了“陸金所區塊鏈”、“陸金服區塊鏈”、“前金服區塊鏈”、“陸基金區塊鏈”等備案項目,且相關區塊鏈底層設施已投入運用。

據陸金所官方微信公眾號,2018-2019年,陸金所控股已將區塊鏈應用于平臺多項運營環節中,具體包括使用區塊鏈技術輔助用戶身份認證、交易溯源、以及金融資產上鏈(現已有部分資管、信托、私募產品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等多項業務。截止到今年10月底,陸金所已通過區塊鏈技術服務交易超過1000萬筆,累計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

 

傳統銀行機構競相布局

 

 

在這波“區塊鏈+金融”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中,傳統銀行機構也十分積極。

國有大行及商業銀行紛紛著手推動區塊鏈在其業務平臺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清算結算、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身份識別幾個應用領域。

據小蔥統計,網信辦披露的兩批備案名單信息顯示,全國已有9家銀行機構備案19個區塊鏈項目,涵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民營銀行等。

1、浙商銀行

傳統銀行機構中,備案最多的是浙商銀行,共計5個備案項目,堪稱國內商業銀行探索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先行者。

2016年,浙商銀行推出基于區塊鏈的移動數字匯票平臺,成為業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核心業務的銀行;之后又在2017-2018年間相繼開發了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等著眼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以及“財易云”個人理財產品轉讓平臺、“同有益”同業資產交易平臺等,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上的廣泛覆蓋。

2017年8月,浙商銀行聯合趣鏈科技推出的企業“應收款鏈平臺”,主要用于辦理企業供應鏈應收賬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等業務,通過轉化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盤活應收賬款,將應收賬款轉化為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實現圈內“無資金”交易,降低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根據浙商銀行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8年末,浙商銀行為1400多家供應鏈核心企業搭建了應收款鏈平臺,幫助其上下游的6000多家企業融通了1000多億元資金。

2018年1月9日,浙商銀行攜手35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同有益”金融聯盟,并搭建“同有益”交易平臺。浙商銀行總行金融同業總部負責人林蓉介紹,該平臺意在幫助同業客戶盤活存量資產、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業務效率,實現由“資產持有型”向“資產交易型”的轉變,推進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規范化。

2、微眾銀行

緊隨其后的是由騰訊牽頭發起成立的微眾銀行,其提交的“BCOS平臺”、“金鏈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以及“WeIdentity平臺”3個備案項目,無疑也彰顯了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區塊鏈+金融”領域的發力,重點在搭建區塊鏈金融領域的底層平臺。

微眾銀行不僅是互聯網銀行的拓荒者,也是探索區塊鏈+金融的先行者。

早在2016年5月,微眾銀行就與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等20余家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牽頭發起成立“金鏈盟”,聚焦于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其成員單位現已有近80家企業,且70%是金融機構。同年9月,還與上海華瑞銀行共同開發針對聯合貸款結算和清算業務的區塊鏈應用系統,主要用于個人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即“微粒貸”。

2017年,微眾銀行攜手金鏈盟開源工作組將共同打造的聯盟鏈底層平臺FISCOBCOS對外開源,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是主打企業級應用的區塊鏈技術開源平臺平臺,而FISCO BCOS則是其金融分支。據證券日報12月2日報道,微眾銀行分布式商業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微眾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介紹,FISCOBCOS的開源生態圈內已聚集上萬名個人開發者、超500家機構與企業,在政務、金融、公益、版權、供應鏈、教育等不同領域已有60余個落地應用,發展成為最大的國產聯盟鏈開源生態圈。

此外,WeIdentity平臺,是基于FISCO BCOS的分布式身份管理系統,是微眾銀行開發的一套實體身份標識與可信數據解決方案,支持機構間的身份認證和數據合作。

3、平安銀行

平安銀行是國內最早開始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在區塊鏈技術興起之后,也迅速利用區塊鏈對其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進行了革新升級。

早在2014年,平安銀行就搭建了“商業保理云”平臺,為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商業保理公司提供應收賬款管理、融資管理和還款處理等功能服務。

2017年,平安銀行又基于保理云平臺上線“平安易貝”,為特定供應鏈內供銷企業提供應收賬款管理、交易;2017年年底,“平安易貝”正式更名為“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平臺 (Supply-chain Account receivable Service,簡稱“SAS”)。

SAS平臺旨在為特定供應鏈內核心企業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線上應收賬款轉讓及管理服務,平臺搭載了區塊鏈技術的超級賬本全流程信息記錄和交互功能,并與中登網直連,自動實現應收賬款的質押、轉讓登記,用區塊鏈技術去鑒別供應鏈中的資產,同時打造開放平臺,將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推動應收賬款融資的實現。

4、工商銀行

在國有大行里,工商銀行是首個備案區塊鏈項目的銀行,在網信辦披露的第二批名單中,有2項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在列,分別是“工銀璽鏈區塊鏈服務”和“中國工商銀行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是,工商銀行在跨境區塊鏈貿易上成績突出,今年10月上線的“中歐e單通”跨境區塊鏈平臺,旨在用區塊鏈解決自貿區國際鐵路運單項下的跨境貿易金融課題,重點運用于進出口信用證和跨境匯款場景。

據四川日報11月7日報道,目前,“中歐e單通”平臺已有近10家企業、近百筆業務上鏈,與中歐班列沿線的多家海外機構成功實現數據“秒碰”,涉及貨值折合人民幣近億元。

除工商銀行之外的其他國有大行尚未見提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但據公開信息顯示,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都有區塊鏈應用落地。

如中國銀行推出了自由數字錢包,且其推出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已成功簽約多家境內外金融機構,其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也成功辦理了業內首筆區塊鏈國際保理業務。

建設銀行曾與IBM合作開發和推出了一種區塊鏈銀行保險業務平臺,并在雄安新區上線了首個區塊鏈租房應用平臺,并不斷探索將區塊鏈應用到國際保理業務和貿易金融等領域。

農業銀行曾推出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并積極推進金融數字積分系統建設,打造區塊鏈積分體系。

交通銀行也將區塊鏈應用到貿易結算相關場景,并于2018年5月成功辦理首筆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開立和通知業務。

5、其他銀行機構

兩批名單中除上述銀行機構外,還包括江蘇銀行、蘇寧銀行、興業銀行、銀聯、中鈔等銀行機構,雖都是在今年10月第二批名單中才出現,但大多都布局較早。

人民銀行旗下的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提交備案了“絡譜區塊鏈登記開放平臺”(簡稱“絡譜”)、“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兩個區塊鏈項目。

2018年3月問世的絡譜,算是國內首個由“國家隊”打造并發布的區塊鏈平臺,其目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可信數據、數字身份和數字憑證服務,為政府監管部門、司法鑒定中心、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等應用場景提供存在性、完整性、身份、時間戳、數據關系和憑證登記等信息。

江蘇銀行于2017年推出“蘇銀鏈”,并于同年11月與無錫農商行合作完成首單票據“區塊鏈”跨行貼現業務交易。

蘇寧銀行于2018年9月開發出“區塊鏈+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借助區塊鏈有效監管大宗商品等動產的流向。

興業銀行子公司“興業數金”于2017年發布的“倚天鑒”區塊鏈存證平臺,依托IBM的區塊鏈底層,是基于區塊鏈聯盟存證和可靠電子簽章的電子存鑒平臺,據興業數金創新事業群CPO毛強華公開介紹,用戶利用該平臺簽署電子合同可以實現過程可公證、事后可鑒定、在線可出證等功能。

除各銀行機構之外,中國銀聯也提交了“數字憑證應用”、“基于區塊鏈的全球速匯資金追蹤平臺”兩項備案,重點探索區塊鏈在信用證及跨境匯款等領域的應用。

 

保險機構對區塊鏈應用的探索

 

 

金融保險業素來也是以“信用”為根基,與旨在構建新型信用體系的區塊鏈技術天然契合,區塊鏈有望為保險市場注入強大的抗風險、高識別精確度和快速反應能力。

事實上,各保險機構和企業也是推進區塊鏈落地探索的中堅力量。

1、眾安科技

在網信辦首批備案名單中,由螞蟻金服、中國平安及騰訊等巨頭合資設立的眾安保險旗下全資科技子公司眾安科技可算作“區塊鏈+保險”布局的代表,提交了4個備案項目。

眾安科技自2015年起組建區塊鏈團隊,探索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的融合,至今已累計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129項,實審公開可查112項。

眾安科技在區塊鏈上的布局更多是以業務為切入點,針對保險行業普遍存在的電子保單存儲效率及理賠環節的用戶隱私保護問題,推出了“鈦空倉”和“鈦存證”。

鈦空倉是一個保證數據安全的分布式加密存儲產品;而鈦存證則運用眾安自主研發的眾安鏈智能合約、分布式存儲、密碼學等技術,對存證文件進行安全加密存儲。

之后又進一步延展,逐漸形成了包括鈦陽、鈦合約、鈦存證、鈦空倉等在內的鈦系列產品。

此外,眾安還推出了部署在鏈上的生態云服務平臺“安鏈云”,并基于安鏈云研發了電子保單管理、防偽溯源、供應鏈金融等數十個區塊鏈產品及解決方案,覆蓋溯源、公益、政務、醫療、版權、酒店、供應鏈金融、保險、積分、隱私數據安全等10個領域。

今年10月26日,眾安科技CTO李雪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眾安區塊鏈的工作重點將更聚焦保險領域的探索。我們已從簡單的、邊緣的業務開始滲透,自早期的健康險保單存證、到智能合約的理賠增效、再到保單通證,希望借助技術創新,釋放人力,提升效率,降低協作間交易摩擦和損耗,打造出真正的新保險。”

2、上海保交所

上海保交所早在2017年9月就正式發布其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保交鏈”。

保交鏈是一個向聯盟內部成員開放的區塊鏈BaaS平臺,旨在為全行業保險交易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打通保險業上下游,使交易數據得到共享,提升保險業務處理效率。

考慮到保險業務的復雜性,保交鏈引入了“通道”概念,實行多鏈架構,允許同時支持多機構風險數據共享、數字保單托管、共保、再保、另類投資債權計劃、年金運營管理、信用保證險、健康醫療等業務場景的并行運行。

據了解,保交鏈與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太平旗下多家子公司、長江養老保險公司、東京海上日動、三井住友海上及日本財險等機構皆已成功展開合作。

3、商業保理公司

此外,一些商業保理服務企業如深圳久金保、天逸財金等也積極探索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

商業保理是一整套基于保理商和供應商之間所簽訂的保理合同的金融方案,包括融資、信用風險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服務。

“供應鏈金融”成發力重點

除銀行、保險機構外,在第二批備案名單中,出現了更多的金融服務企業,如北金所、天金所、重金所等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浙江同花順、融易鏈等金融科技服務企業,都提交備案了區塊鏈服務項目。

 

從這些金融服務企業的備案項目來看,供應鏈金融領域是重頭戲。

如北金所提交的“應收賬款債權融資計劃專項信息披露平臺”,上海歐冶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供應鏈應收賬款金融服務”,融易鏈科技提交的“融易鏈”、壹鏈盟提交的“壹鏈盟供應鏈金融平臺”,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提交的“FAST”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等等都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除此之外,也有少量涉及數字存證、數字倉單等業務的備案服務。

小蔥注:供應鏈金融一般有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動產質押融資三種主要模式,而應收賬款融資又是最常用的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典型的“多中心化”解決方案,主要想解決的是銀行、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包括一、二、三級…N級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如何高效、低成本地融資和借貸,從而提升各自行業市場的競爭力。

多層次信用穿透及風險把控難、占整個供應鏈80%體量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是當前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主要痛點。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天然適用于解決供應鏈多級企業間信任傳遞問題以及貿易端和資金端信息數據不可信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痛點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小結

 

 

金融業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之上,金融領域信任的代價也最大。

因此金融行業從業者對區塊鏈這一重構信用的技術機制十分看重,希望借助區塊鏈刷新金融業務體系,實現更高效和低成本的金融交易。

從上述備案項目中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已經有不少應用案例的嘗試。中央到地方的各大銀行機構、保險機構、證券公司、金融交易平臺及金融科技服務企業等都在積極推進區塊鏈落地實踐,供應鏈金融、銀行間清算結算、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貿易金融、資產證券化、銀行征信、身份識別和管理等應用場景皆有覆蓋。

當然,大部分金融服務機構的布局多停留在試點階段和嘗試狀態,真正大規模用在實際生產環節中的區塊鏈應用還未產生。當前區塊鏈技術本身尚不夠成熟,需要在外圍業務進行大量應用嘗試后,逐步深入到金融的核心業務當中。

關鍵字:區塊鏈

本文摘自:巴比特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库车县| 临猗县| 抚顺县| 南昌市| 康平县| 安丘市| 柘城县| 黄大仙区| 宿州市| 平陆县| 合山市| 金坛市| 阿坝县| 民和| 唐海县| 北票市| 商城县| 当雄县| 米易县| 阿克陶县| 石首市| 钟山县| 寻乌县| 启东市| 合作市| 古蔺县| 承德县| 葵青区| 高安市| 海原县| 桐梓县| 四平市| 治县。| 清涧县| 定西市| 东丽区| 固阳县| 金塔县| 名山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