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亦有弊
“區塊鏈在安全性、效率性上相較于目前的金融服務技術更勝一籌,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都可以廣泛應用。”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針對區塊鏈技術和金融行業的融合所帶來的影響,肖颯表示,第一,將大幅削減與降低金融行業運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以銀行為例,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減輕銀行作為“中心化”機構在客戶數據庫的建立、維護、更新等方面的成本支出。第二,區塊鏈技術結合金融行業,將稀釋與降低監管難度,進而提升業務合規程度,在反欺詐、反洗錢以及防止復雜金融衍生品過度交易引發風險等方面均將有所建樹。第三,區塊鏈技術結合金融行業,將轉變金融從業者的工作方式,有效消除許多人為操作引致的不必要的失誤。
由此來看,區塊鏈融合金融行業的確會幫助金融行業帶來一定的發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區塊鏈技術融合金融仍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定的難題。
對此,肖颯表示,首先,當前監管思路不清晰,各國企業對區塊鏈技術投資態度較為謹慎,不管是項目的可執行性、合規性,還是投資回報率等都成為創業者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區塊鏈全面落地的主要障礙。
其次,計算力不足將是區塊鏈發展的瓶頸。隨著市場推廣開來,區塊鏈的算力要求將更加卓著。但當前區塊鏈應用在安全性、低成本和易用性等方面難以實現全面兼顧。另外,私人加密貨幣是區塊鏈發展中繞不開的一環,對數字貨幣的嚴厲打擊或者是監管方式方法的摸索進步也是區塊鏈金融落地實施和快速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區塊鏈金融如若想要“結果”仍需時日。但是,資本作為嗅覺靈敏的存在肯定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在“藍海暢游”的機會。
“擠泡沫”去偽存真
據七麥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0日,我國全部區塊鏈創業項目中,金融類占比最高,達到42.72%,由此可見,區塊鏈金融的熱度依舊十分高漲。而隨著“區塊鏈+金融”項目逐漸增多,資本市場也是不斷跟進,等待著新一輪的沖擊。與此同時,區塊鏈金融項目如何落地也成了從業者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風口之下,區塊鏈融合金融行業又該如何應對?
事實上,就在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狄剛表示:“區塊鏈技術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但是存在大量泡沫帶來了非理性的繁榮,現在需要逐步去偽存真。”的確,對于金融行業發展區塊鏈來說,這個問題似乎不能回避。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中性的,濫用就容易墮落成“魔鬼”,甚至有可能產生違法失信、違約乃至犯罪的弊端。只有善用得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才能促進金融行業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劉俊海進一步指出,區塊鏈技術并非是一項適合各個行業的技術,不是所有的行業領域都適合融入區塊鏈進行“升級”。區塊鏈的適用場景與其核心特點密切相關,因此需要找準應用領域與區塊連的切入點。“我不贊同各個行業都要涉及區塊鏈技術,一轟即上,然后用新概念騙錢,重蹈某些行業的覆轍,這個完全沒必要。”劉俊海說。
劉俊海還強調,像區塊鏈這種先進的技術本身是好東西,但是如果缺乏法律應有的規制,一味講創新不講誠信,一味講發展不講規范,一味講快捷不講安全,只談效率不講公平,一味地按照互聯網時代的邏輯概念進行投資,而不去注重區塊鏈技術對于行業內在的本質意義,再好的技術、再好的概念也容易被玩壞,被濫用。“這就需要法律環境的配套,法律制度的支撐,監管的作為,否則很容易重蹈P2P行業的覆轍。”劉俊海說。
肖颯則對此表示:“我認為,泡沫是存在的。”
她指出,自區塊鏈技術出現以來,迅速在金融行業布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區塊鏈研究工作組,中國人民銀行部署區塊鏈團隊開展專項研究,區塊鏈微金融產業聯盟正式成立等等。各項具有里程碑的事件,讓區塊鏈技術一度成為業界新寵,也讓區塊鏈演變為概念名詞,逐步衍化為市場炒作的賣點佐料。
“針對存在的泡沫并帶來的非理性繁榮,我們確實有必要逐步去偽存真,讓區塊鏈技術“脫虛向實”,真正落地,戒驕戒躁,做好技術,服務于社會生活,這才是鏈界發展的正途。”肖颯說。
監管仍需加碼
眾所周知,行業的規范發展離不開監管,監管對于每個行業的穩定持續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對于區塊鏈金融的監管,肖颯表示,首先,要確定監管對象,厘清監管范圍。區塊鏈的應用群體包括區塊鏈平臺及其提供商、平臺使用者、區塊鏈服務提供者;區塊鏈運用的行業領域十分廣泛。監管最好可以分門別類,有的放矢。
其次,借鑒境外經驗,改革監管模式。區塊鏈技術作為我國實現金融發展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應當給予足夠的寬容,不宜設立準入、許可或限制規則。逐步推進智能監管,通過人工智能加區塊鏈的敏銳信息反應能力,在監管中運用區塊鏈技術本身。
再次,建立標準體系,規范技術監管。目前尚缺乏區塊鏈的監管標準,上述標準包括標準化語言、統一的開發平臺、運作環境與數據交換等,只有整個社會形成統一認知,區塊鏈才能更好更快地落地實施。
劉俊海則表示,當前區塊鏈技術防避措施還沒有設計得非常完備。
他表示,就監管而言,一方面,金融行業要跟立法者互動。另一方面,監管者要研究區塊鏈技術結合金融應用的場景,針對哪些人用?用于何種場景,什么范圍?有什么樣的效果,利是什么,弊又是什么?都需要有一定的分析,否則籠統地讓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金融方面,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另外,法律制度的建設也很重要。如果沒有法律保護,處于一種真空地帶,或者是在法律邊緣地帶游離,這種高風險的技術應用,可能會帶來很多的風險外溢。
劉俊海強調,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產業,要采取理性的、冷靜的態度應對。“要興利除弊,制度先行,要先規范后發展,注重創新,更要注重誠信,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安全公平。當前,制度環境仍未配套,沒有專門針對區塊鏈技術轉化與金融產業應用場景的法律制度,因此說法律效率可能是會打折扣的,所以投資人的頭腦仍須冷靜。”劉俊海表示。
而對于區塊鏈金融的下一步發展,狄剛曾表示,區塊鏈應用不可拔苗助長。目前區塊鏈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比較集中在供應鏈金融領域。但是總體來說,到目前為止區塊鏈的發展還是比較慢。
對此,肖颯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她指出,當前,區塊鏈將給各行各業帶來革命性變革,在我國整體產業轉型浪潮下,區塊鏈技術或許將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并成為新的行業增長點和風口,技術浪潮不可避免。但是,當前該技術還存在著諸如容量、監管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各國均在積極探索發展該項技術,我們應把握時機、大膽嘗試,監管不宜過重,允許各類創新實踐,還可通過國際合作,建立基礎標準、業務和應用標準、信息安全標準,在全球范圍內定義區塊鏈發展,支撐新技術變革。”肖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