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天蓋地的報道,再次把滴滴出行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關于滴滴“出行安全問題”再一次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
案件發生之后,一些區塊鏈行業的網友腦洞大開,提出這樣一個想法!
如果把區塊鏈技術運用到滴滴打車上,會不會杜絕此類案件的發生?
假設滴滴平臺使用區塊鏈技術,乘客和司機約單成功后,APP就會把乘客的信息、滴滴司機的信息、車牌號、行程信息等全部上傳到區塊鏈上。利用區塊鏈的公開透明的特性,把信息同步傳輸到家人、朋友的手機上去。
當然,為了解決隱私保護的問題,我們可以運用最新的零知識證明(zk-SNARK)或類似的匿名技術。這樣的話,沒有查看私鑰的外人,就無法獲得司機和乘客的信息。
這些設想都是在約單成功后所做的設想,那么在約單之前,我們也可以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預防!
順風車之所以相對不安全,就是因為審核機制、認證機制相對過于寬松,大部分只要是有駕照的司機都可以上手。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司機用的是假駕照,駕駛的牌照和注冊的不一樣。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難道滴滴的審核團隊沒有考慮過使用假牌照這樣的問題嗎?
設想一下,如果審核資料的是機器,不是人,信息發生篡改就會記錄在案,一旦發生錯誤直接追溯到篡改人,事情會變得不一樣嗎?
智能合約機制也可以非常契合的使用在滴滴出行上,可以在代碼中開源顯示“多少差評自動吊銷接單資格”,以及其他的懲罰機制。
其實這起案件的前一天,該車主已經被投訴了,滴滴平臺卻沒有及時針對這一投訴做出調查處置。但在智能合約下,這種懲罰機制完全可以自動觸發,排除掉人工的不作為、不管束,以及排除裙帶關系的漏網之魚。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運用在打車上不是什么新觀念。前段時間,泛城投資創始人陳偉星就曾提出這一概念。想以打車應用開始,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生活服務平臺,一個沒有第三方的去中心化的平臺。
我們先不管他的第一目的是不是想打破滴滴出行一家獨大的格局,就目前的安全問題、數據信息追溯問題來說,這個想法就值得被推崇
但這些設想的落地也并非易事,信息的上鏈和流通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加上我們原有的打車習慣,和信息保護的意識,這些設想的實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但是,如果這個項目真的可以落地應用,那我們就等于把安全交到了自己的手上,不需要通過第三方平臺來確定整個打車的過程,以及車輛的信息,司機的信息。
這就省了一道工序,在最危機的時刻把該有的信息直達終端,而不是通過平臺,這才是最有效的。
這兩次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不能只是事后做一些總結、賠償就完了。一定要追本溯源,問題到底出現在哪,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倆起事件、兩個正值青春的女孩丟掉了性命,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這難道還不足以成為我們思考的理由嗎?
如果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的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那就請行業里的人再努力一把,這關乎到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安全,也包括我們自己。
技術雖然不能阻止人產生惡的念頭,卻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我希望有一天,隨著科技的進步,這樣的事情不會在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