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大批知名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推動區塊鏈應用的創新。工農中建等金融機構,以及螞蟻金服、百度、京東等金融科技企業,以客戶身份識別認證、跨境匯款、金融資產交易、慈善公益、資金托管等多種應用場景探索應用區塊鏈技術。
在應用落地的同時,資本過熱滋生泡沫及一些投機分子存心炒作等引發的風險,使得區塊鏈未來應用前景遭受質疑。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表示,區塊鏈技術還處在發展起步階段,落地難、規模化應用難,制約著產業的發展。未來,需重視關鍵技術和行業標準的跟蹤研究和制定,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和自主可控;尋找共同的多邊應用場景,開展協同創新,爭取實現規模性應用;防范新技術、新應用可能帶來新的金融風險,需確保區塊鏈應用創新既符合市場需要,也符合監管合規的要求。
DVP平臺CEO吳家志表示,區塊鏈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在金融領域一旦遭到漏洞攻擊,就會帶來巨額損失。BCSEC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500家數字貨幣全球交易所,1644種數字貨幣,市值總額3448億元。而截至今年6月,針對數字貨幣的攻擊累計達到100次,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3.5億美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一平建議,從三個方面加快監管措施的出臺。一是區塊鏈技術的評估機制,二是區塊鏈項目的融資流程,三是區塊鏈通證的流通方式和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