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散式數據庫,它通過對等網絡存儲使用者的資產登記和交易信息,而且交易記錄是通過密碼被安全保護的,時間一過,交易記錄會被封存在數據庫里。這就創建了一個不可改變也不會丟失的記錄。
2008年,日裔美國人中本聰首次提出區塊鏈的概念,其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2009年,區塊鏈正式運用于比特幣的構建和運行。
2014年,區塊鏈業經歷了第一次蛻變,生成2.0版,即一個關于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庫,主要實現了所有權登記認證系統,其致力于實現一切市場交易和商業信用行為。
2018年,區塊鏈技術進入3.0時代,即網絡化計算機協同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其目標是實現自組織機構、分布式節點互信社交網絡及蘊含的相應經濟社會制度,乃至去中心化。基于這一技術,區塊鏈3.0開始由虛向實、由暗轉明而影響全世界;其運用領域業已擴展到金融行業之外,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區塊鏈成為諸多媒體、行業及政府頻繁提及的關鍵詞,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眾多與區塊鏈相關的產業主體不斷涌現,但對藝術市場而言,它卻是個全新的事物。那么,已經發展到了可編程社會、以超級賬本為核心特征的3.0版的區塊鏈,能與藝術品及其市場產生怎樣的聯姻?在區塊鏈技術的影響下,整個藝術市場將產生怎樣的轉變?
加入了區塊鏈之后的藝術市場
雖然目前區塊鏈應用仍處于投石問路的階段,但藝術市場從業者卻看到了它在藝術行業內的潛在應用場景,及應用的可能性。
場景一:張先生欲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城購買一件瓷器,由于他對瓷器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無法確定瓷器的年代、品相等信息,這就導致其不知道賣方的要價合不合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會猶豫是否“入手”該瓷器。如果這件瓷器已經登記在區塊鏈,張先生便可以查閱到這件瓷器的詳細信息,如年代、品相、是否交易過、交易時間、價格……當張先生對這些信息一目了然之后,他在買或者不買之間的疑慮就少了很多。
場景二:王先生收到網購的一件繪畫作品后,可能會有“這件作品是原作還是復制品”這樣的困惑。如果這件作品在區塊鏈已備案,那么王先生就可以通過區塊鏈調取這幅作品的各種信息,來驗證這幅作品與鏈上的作品是否為同一幅。如果查出有問題,也可以查閱到是在哪個環節、哪個人、哪里出的問題。
場景三:藝術家李先生將自己的作品數字化之后上傳到網絡,這幅作品很可能被成千上萬次復制、抄襲并被交易。那么,這幅作品的版權歸屬也需要重新進行確認,李先生追溯、維權的成本便會很高。而如果應用了區塊鏈,那么李先生的數字作品所有權在上傳之始便可以確認,此外還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和交易。交易結束后,李先生不僅可以通過區塊鏈追蹤到數字作品的使用情況等信息,還可獲得部分版權收益。
上述三個場景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通過區塊鏈,各方可以獲得一個透明可靠的統一信息平臺,來確認作品的版權歸屬,保護作品版權,查看作品的信息、狀態,從而保證交易有效進行。此外,如果發生了問題,買家還能夠追溯藝術品的產生和運送整個過程,舉證和追查也變得更加清晰和容易。這對于藝術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