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以通過關注具體用例及其市場地位來確定是否要投資區塊鏈。
有關區塊鏈價值的各種猜測相當普遍,比特幣是第一個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區塊鏈應用,它因為價格水漲船高,變動不居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們對區塊鏈的關注與比特幣密不可分,這并不奇怪,因為它在2017年的市場價值從200億美元不等飆升到2000多億美元。但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首個用例,它引起了政府和行業的關注。
區塊鏈是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重點討論的課題,該論壇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27年,全球GDP的10%將存儲在區塊鏈中。已有多國政府就區塊鏈的潛在影響公布了報告,僅過去兩年,有關區塊鏈的出版物就超過50萬份,有關它的谷歌搜索結果更是超過370萬個。
更有說服力的是,人們正在大力投資區塊鏈。區塊鏈初創企業的風投資金持續增長,并且在2017年達到10億美元。區塊鏈特有的投資模式首次代幣發行(ICO,即新企業中的加密貨幣代幣的銷售)已飆升至50億美元。領先的技術參與者也在大量投資區塊鏈:IBM在區塊鏈驅動的物聯網(loT)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1,000多名員工和2億美元。
盡管區塊鏈的炒作鋪天蓋地,但它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其市場仍處于初期階段,尚無成功的秘訣。區塊鏈解決方案的非結構化實驗沒有對潛在價值(value at stake)或獲得潛在價值的可行性進行戰略評估,這意味著很多公司將看不到投資回報。有鑒于此,公司如何確定區塊鏈中是否存在為重大投資正名的戰略價值?
我們的研究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僅要評估區塊鏈對主要行業的戰略重要性,還要評估什么人可以通過什么類型的方法獲得什么類型的價值。結合了專家和公司訪談的深入的,各行各業的分析揭示了各大行業成熟度各不相同的區塊鏈的90多個用例。
我們對每個用例的影響和可行性做了評估和壓力測試,以更好地了解區塊鏈的整體戰略價值以及如何獲得這個價值。
我們的分析指出了區塊鏈戰略價值的以下三個關鍵洞察:
區塊鏈不一定要去中介化才能產生價值,這一事實促進了許可商業應用。
在創建變革性商業模式前降低成本,這是區塊鏈的短期價值所在。
區塊鏈還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具備大規模可行性(feasibility at scale),主要是因為它難以解決建立共同標準的“競合(coopetition)”悖論。
公司應在區塊鏈策略中采用下列結構化方法:
·通過務實和懷疑的態度精細地評估影響和可行性發現價值,并著重解決特定行業內特定用例的真實痛點。
·通過調整區塊鏈戰略方法以適應市場定位,從而獲得價值,同時考慮到能夠塑造生態系統,建立標準和解決監管障礙等的措施。
有了正確的戰略方法,公司就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價值。能將區塊鏈作為市場解決方案的主導參與者現在應該下重注。
區塊鏈的基本要素
由于區塊鏈被炒得沸沸揚揚,人們很難查明事實。區塊鏈是在公共或私人計算網絡上共享的分布式賬本或數據庫。網絡中的每個計算機節點都擁有賬本的副本,因此不存在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每條信息都經過數學上的加密,并作為新的“塊(block)”添加到歷史記錄鏈中。將新塊添加到鏈之前要使用各種共識協議(consensus protocol)與其他參與者驗證該新塊。這可以在沒有中心機構參與的情況下防止欺詐或雙花(double spending)。分類賬還可以使用“智能合約”進行編程,區塊鏈上記錄了一系列條件,以便在滿足條件時自動觸發交易。例如,人們可以用智能合約將保險理賠自動化。
區塊鏈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加密安全性(cryptographic secur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和不可更改性(immutability)。它使信息得到驗證,價值得到交換,而不必依賴第三方權限。該技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而不是單一形式的區塊鏈)配置,以滿足特定用例的目標和商業要求。
為了使各種區塊鏈應用程序更清晰明了,我們將區塊鏈的兩大基本功能(記錄保存和交易)中的用例分為六類。有些行業的應用程序涉及多個類別,而另一些行業僅集中在一兩個類別。該框架以及進一步的行業和用例級別的分析使我們對區塊鏈戰略價值的性質和可用性有了重要的洞察。
關于區塊鏈戰略價值的三個核心洞察
我們的分析揭示了區塊鏈的一些關鍵啟示。
區塊鏈不一定要去中介化才能產生價值
現有機構和使用合適的區塊鏈架構的多方交易可以從交易復雜性的簡化、成本的降低以及透明度和欺詐控制的改進中收益。把握價值機遇(value opportunities)的經濟動力正在推動在位企業(incumbent)利用區塊鏈(而不是被它取代)。因此,最有可能在短期內獲得成功的商業模式是許可區塊鏈(而非公共區塊鏈)。像比特幣這樣的公共區塊鏈沒有中心權威,人們將其視為顛覆力十足的去中介化的推動者。許可區塊鏈由私人計算網絡上托管,訪問權和編輯權受控。
私有區塊鏈、許可區塊鏈可以讓大大小小的企業在區塊鏈的實施中獲得商業價值。具有主導地位的參與者可以繼續充當中心機構,或與其他行業參與者聯手以獲取價值、分享價值。參與者可以通過安全地共享數據而獲得價值,同時對共享的內容、對象和時間執行自動管控。
對所有的公司來說,許可區塊鏈可以在商業信任體系(commercial confidence)中實現獨特的價值主張,并在擴大規模之前進行小規模試驗。目前的用例包括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人們為該交易所部署了清算股票的區塊鏈系統,以減少其成員經紀人的后臺核對工作。IBM和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 Line)正在建立合資企業,以推廣區塊鏈交易平臺。該平臺旨在為參與全球航運交易的用戶和參與者提供安全、實時的供應鏈數據交換和文書交換。
人們不能簡單地否認區塊鏈成為可信記錄、身份和交易的新開放標準協議的潛力。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實體管理、存儲和資助數據庫的需要。真正的點對點模型可以具備商業可行性,因為區塊鏈能夠通過“代幣(token)”(應用程序特有的加密資產)補償參與者的付出,并且在未來所有的增值中給予他們好處。然而,我們要做出重大的心態轉變,這種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商業顛覆。
如果行業參與者已經調整了運營模式,以從區塊鏈中獲取大部分價值,更為關鍵的是,讓這些好處惠及消費者,那么激進的新參與者的準入門檻就更高了。在位企業適應和整合區塊鏈技術的程度從長遠來看是去中介化規模的決定性因素。
從短期來看,區塊鏈的戰略價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區塊鏈極有可能成為新運營模式的基礎,但其最初的影響是提高運營效率。人們可以通過去除中間人或記錄保存和交易對賬的管理工作將成本從現有流程中剔除。這可以通過為區塊鏈服務提供商收回損失掉的收入并創造新的收入來改變價值流向。根據我們對90多個用例的貨幣影響的量化,我們估計短期內約70%的潛在價值(value at stake)體現在降低成本,其次在創收和資本減免。
某些行業的基本職能本身就和區塊鏈解決方案更相配,這些行業獲得的價值最大:金融服務、政府和醫療。金融服務驗證和轉移財務信息和資產的核心職能與區塊鏈的核心變革影響十分一致。當前的主要痛點(特別是跨境支付和貿易融資里的痛點)可以通過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解決方案減少了必要的中介機構的數量,并且與地理位置無關(geographically agnostic)。在資本市場的后交易結算和監管報告中可以進一步節約開支。這些有望實現價值的機會在這樣的事實中得到了反映——大約90%的主要的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銀行已經在試驗或投資區塊鏈。
與銀行一樣,政府關鍵的記錄保存和驗證職能可以通過區塊鏈基礎設施實現,以節省大量行政管理開支。政府機構以及企業、公民和監管機構間的公共數據往往是孤立的、不透明的。基于區塊鏈的記錄和智能合約在處理出生證明乃至稅務數據時可以簡化與公民的互動,同時提高數據安全性。基于區塊鏈的身份記錄等諸多公共部門的應用程序的作用是為更廣闊的經濟領域實現關鍵的解決方案和標準。超過25個政府正在積極運營由初創企業支持的區塊鏈試點項目。
在醫療領域,區塊鏈可能是發掘供應商、患者、保險公司和研究人員之間數據可用性和交換價值的關鍵。基于區塊鏈的醫療記錄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還可以讓研究人員訪問對醫學研究進步至關重要的歷史,不可識別患者身份的數據集。智能合約可以讓患者更好地控制數據,甚至可以使數據訪問商業化。例如,對于要在藥物研究中使用患者數據的制藥公司,患者可以向它們收取費用。區塊鏈還與物聯網傳感器相結合,以確保藥物,血液和器官的冷鏈(低溫儲存和分配物流)完好無損。
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塊鏈的價值將從成本削減轉變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收入流。最具潛力和變革性的用例之一是為消費者身份和“了解客戶”的流程以及與之相關的服務創建分布式的、安全的數字身份。然而,這么做所創造出來的新商業模式因當前的可行性限制而變成一個更為遠期的潛力。
擴大可行性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只有在商業上可行的解決方案得到大規模部署時,區塊鏈的戰略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我們的分析以確定特定行業中用例可行性的四個關鍵因素評估了90多個可能用例中的每一個用例:標準和法規,技術,資產和生態系統。雖然很多公司已經在嘗試,但由于幾個關鍵原因,要達到舉足重輕的規模仍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共同標準至關重要
缺乏共同標準和明確的法規是限制區塊鏈應用程序擴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有強勁需求和承諾的地方,就會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工作在醞釀。如果只有一個可以授予法律地位的主導參與者或政府機構,那么建立標準就相對容易。例如,政府可以使區塊鏈土地登記成為合法的記錄。
當多個參與者之間的合作勢在必行時,建立這樣的標準變得更加復雜,但也更加重要。產業同盟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正如人們在全球70多家銀行組成的R3同盟合作開發金融級開源Corda區塊鏈平臺所見到的那樣。這些平臺可以建立區塊鏈系統所需的通用標準。
在全球范圍內,監管機構采取了不同的立場,但大多數都參與而不是反對。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首次代幣發行視為證券,將其納入監管范圍和主流。2017年,澳大利亞標準協會(Standards Australia)在這兩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代表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優先事項路線圖,并以協助創建共同的術語作為重要的開始。到目前為止,很多政府正在采用技術中立的監管方法——不推廣也不禁止區塊鏈等特定技術。
技術必須進步
區塊鏈技術的相對不成熟限制了它當前的可行性。區塊鏈由于能量消耗交易速度而不能得到規模應用,這樣的錯誤認識來自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結合。實際上,技術配置是一系列設計選擇,其中可以選擇速度(塊的大小),安全性(共識協議)和存儲(公證人數)的杠桿,以使大多數用例在商業上可行。例如,愛沙尼亞的健康記錄仍在數據庫中處于“脫鏈”狀態(意味著不存儲在區塊鏈中),但區塊鏈用于識別、連接和監控這些健康記錄以及誰可以訪問和更改它們。這些權衡意味著區塊鏈性能在這個階段對傳統數據庫可能不是最理想的,但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限制正在減少。
由于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這增加了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考慮到所有其它的系統組件,這個成本絕對不小。組織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解決方案,因為只有舊系統退役了,大多數成本效益才能實現。目前,很少有初創公司在政府或行業大規模部署方面具有足夠的可信度和技術穩定性。主要技術參與者通過自身的區塊鏈即服務(BaaS)產品在類似于基于云的存儲的模型中做好了解決這一差距的充分準備。
資產必須能夠數字化
資產類型決定了這些做法的可行性——通過區塊鏈改進記錄保存或交易,以及端到端解決方案是否需要集成其它技術。這里的關鍵因素是資產的數字化潛力;以數字化方式記錄和交易的股票等資產可以簡單地在區塊鏈系統上進行端到端的管理,或者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與現有系統集成。
但是,將實體產品連接并固定到區塊鏈要啟用物聯網和生物識別等技術。這樣的連接可能會成為區塊鏈賬本安全性中的漏洞,這是因為,雖然區塊鏈記錄可能是不可更改的,但實物物件或物聯網傳感器仍有可能被篡改。例如,對谷物或牛奶等商品的監管鏈(chain of custody)出具證明就需要射頻識別這樣的標記系統,系統會提高它所提供的保障,但不能提供絕對出處。
必須解決競合悖論(coopetition paradox)
生態系統的本質是第四個關鍵因素,因為它定義了用例所需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區塊鏈的主要優勢是網絡效應,但潛在的好處隨著網絡規模的增加而增加,協調的復雜性也隨之增加。例如,用于數字媒體、許可證和特許權使用費(royalty payment)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需要在數字內容的不同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進行大量協調。
自然競爭者需要合作,事實證明解決這個競合悖論才是實現大規模采用的最難的地方。問題不是發現網絡——甚至不是獲得最初的支持——而是就如何引導和管理系統、數據和投資的治理決策達成共識。克服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贊助商(如監管機構或行業機構)起帶頭作用。此外,參與者的戰略動力是一致的,這很重要,這一任務在高度分散的市場中尤其困難。某些行業和應用程序中的臨界質量遠低于其它行業和應用程序的臨界質量,而在某些情況下,人們需要跨行業建立網絡,以實現物質利益。
公司應采取什么樣的戰略方法?
我們的研究和新的洞察建議人們遵循結構化方法來回答區塊鏈業務戰略的經典問題。
在哪里競爭:關注具體的,有前景的用例
區塊鏈的用例非常多;公司在決定把握哪些機會時面臨著艱難的抉擇。然而,他們可以帶著實事求是的懷疑眼光采取結構化的方法,以縮小選擇范圍。第一步涉及確定特定用例是否有足夠的可用價值。公司只有嚴格調查真正的痛點(即區塊鏈要消除的客戶阻力)才能避免這樣的陷阱——開發一個沒有問題的解決方案(a solution without a problem)。
具體痛點的發現使人們可以在區塊鏈解決方案的總體可行性允許的范圍內對潛在的商業價值進行仔細分析。總的行業特點以及公司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將進一步影響這一決策,因為公司需要了解所有要素的細微差別,以確定哪個用例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如果用例不能滿足最低限度的可行性和潛在回報,那么公司連進一步考慮采用哪種區塊鏈策略的做法都是多余的。
如何競爭:根據市場定位優化區塊鏈策略
一旦公司發現了有前景的用例,它們就必須根據這個因素發展戰略——相對于目標用例的市場定位。我們討論過的很多可行性因素都受制于企業的影響范圍;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利弊權衡和一系列設計選擇來管理技術和資產限制,以形成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公司對區塊鏈的最佳戰略方法從根本上由以下兩個市場因素來定義,這些因素受公司的影響最小:
市場支配地位——參與者影響用例的關鍵參與方的能力
標準化和監管障礙——對監管機構批準的要求或標準協調的要求
這兩個因素對確定公司的最佳戰略方法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是實現所需協調的必要條件。區塊鏈的價值來自于它的網絡效應和互操作性,所有參與方都要在共同標準上達成共識才能實現這一價值——多個孤立的區塊鏈與多個孤立的數據庫相比幾乎沒有優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標準將會出現,對非主導標準的投資將付之東流。
對一家公司市場定位的這種考量告訴人們應該對區塊鏈的四個不同戰略方法中的哪一個進行部署,事實上,這進一步將人們首先要關注的用例做了改進。
領導者
領導者應該立即采取行動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并利用這個機會制定行業標準。作為尋求協調和監管審批要求較少的用例的主要參與者,他們可以創建市場解決方案。
這些公司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不作為,這將導致它們失去加強競爭優勢(相較于競爭對手而言的)的機會。遵循這一戰略的領導者的一個例子是Change Healthcare(美國最大的獨立醫療IT公司之一),當時它推出了用于理賠處理和支付的企業級醫療區塊鏈。
召集者
召集者要促成塑造新標準的對話和同盟,這些新標準會顛覆其當前業務。盡管他們是主導者,但他們不能單獨指導區塊鏈的采用,因為他們面臨更大的監管和標準化障礙。相反,他們可以為塑造和獲取區塊鏈新標準的價值而做好準備。
召集者應該為高價值用例(如貿易融資)部署召集策略——如果沒有一系列共享的標準,這根本無法實現。遵循這一戰略的召集者的一個例子是豐田,其研究所與四個全球合作伙伴建立了區塊鏈移動聯盟,專注于自動駕駛車輛關鍵加速器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數據共享、點對點交易和基于使用的保險(usage-based insurance)。
追隨者
追隨者還要細考慮并實施合適的區塊鏈策略。大多數公司沒有能力影響所有必要的參與方,特別是當區塊鏈的應用需要高度的標準化或監管批準時。這些公司不能對市場創新毫無察覺——他們要密切關注區塊鏈的發展,并做好快速采用新興標準的準備。企業應該著重制定一個戰略——如何實施和部署區塊鏈技術,和開發出采用基于云的服務的風險和法律框架(risk and legal framework)如出一轍。
對于區塊鏈而言,追隨是一種特別危險的策略,因為行業中的特定參與者可能會建立私人的-許可的網絡,例如貨運。無論跟隨者有多快,他們很可能已經被建立初始概念證明的專屬俱樂部拒之門外。當因落伍而造成的長期成本超過加入會員的短期投資成本時,公司可以通過盡早加入現有和新興的同盟來降低這種風險。
攻擊者
攻擊者往往是新的市場進入者,沒有現有的市場份額需要保護,因此他們必須尋求具有顛覆性或變革性的商業模式和區塊鏈解決方案。攻擊者方法適用于具有最高破壞性潛力的案例——向市場提供能將現有參與者去中介化的服務。從金融、保險到地產的大多數點對點應用程序都屬于這一類。遵循這一戰略的攻擊者的一個例子是澳大利亞初創公司PowerLedger,這是一個可再生能源的點對點市場,PowerLedger通過首次代幣發行籌集了3,400萬澳元。
在位企業應在獨立的非核心數字業務中部署攻擊者區塊鏈策略(attacker blockchain strategy)。區塊鏈即服務(BaaS)提供商通常采用攻擊策略,因為這些提供商正在將服務銷售到他們目前并不涉足的行業中,同時顛覆這些行業。貫徹攻擊策略的公司往往與市場上的主導型公司尋求合作,以利用其領導力帶來的影響力。
我們的分析所得出的洞察表明,區塊鏈除了炒作以外對公司還具有戰略價值,它既可以在不去中介化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從更長遠來看又可以創建新的商業模式。現有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和區塊鏈即服務(BaaS)產品的發展降低了實驗成本,很多公司正在試水。然而,基本的可行性因素有一些限制——對什么擴大規模,何時擴大規模,為概念證明的投資回報設定切合實際的時間尺度。
評估這些因素時,要對影響范圍和上市速度存疑,這么做可以揭示正確的戰略方法——在哪里競爭、如何競爭,使公司能夠在短期內獲取價值。事實上,那些能夠將區塊鏈作為市場解決方案建立起來的主導者應該采取行動并——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