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媒體)有一些亂象和泡沫,實際上它正是生命活力的一種呈現,這也是正常現象。形成更加健全、良好的傳媒生態,這也是必須的。”作為傳媒學界的權威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在峰會演講中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區塊鏈媒體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代投業務盈利,但是隨著代投機構化,其盈利能力面臨挑戰。數據顯示,眼下有50%的區塊鏈媒體尚未獲得投資,未來行業的分化和洗牌或將加速。
●區塊鏈人才需求同比增長近10倍
李華是一位深耕財經報道近十年的傳媒“老兵”。不過,就在2018年上半年,他離開了供職多年的傳統新聞媒體,投身區塊鏈創業大潮,他創辦的區塊鏈垂直媒體還獲得了多家機構的投資。類似情況的還有林峰,其在2018年上半年南下深圳,很快創辦區塊鏈自媒體。
放眼全球,資深媒體人士已成為轉型區塊鏈的“香餑餑”。不久前,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名副總出任了某區塊鏈媒體公司的CEO,這一度成為媒體行業熱議的話題。
BOSS直聘數據顯示,2018年前兩個月,區塊鏈相關人才的招聘需求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7倍。與此同時,一批瞄準區塊鏈或向區塊鏈轉型的媒體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全球媒體區塊鏈峰會上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區塊鏈媒體數量占據整個區塊鏈機構總量的比例達14%,其中既有做深度內容的媒體,也有主攻快訊的平臺。
“有一些亂象和泡沫,實際上它正是生命活力的一種呈現,它需要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如果一灘死水,這是生命力衰退、衰亡的象征。”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表示,形成更加健全、良好的傳媒生態,這也是必須的。
即便區塊鏈媒體競爭激烈,并被業界視為是一種生命活力,但行業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全球媒體區塊鏈聯盟(BIMG)高級研究員、“明鏡臺”創始人齊稚提到,現在行業中存在“一兩個人辦一個公眾號”、“沒有新聞專業知識出來寫文章”的現象,去年年中的時候,區塊鏈專業媒體很少,但短短一年的時間已經成長到幾百、上千家媒體。
此外,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區塊鏈媒體里尚未獲得投資的比例占據50.31%,獲天使輪融資的比例占據25.16%,獲A輪融資的更少,僅為8.81%。BIMG高級研究員齊稚提到,區塊鏈媒體處于“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情況。
●盈利堪憂市場淘汰加速
福布斯中國CEO李思衛在2018全球媒體區塊鏈峰會上介紹,2018年中國步入“區塊鏈元年”,目前從事區塊鏈相關業務的企業超過2000家。他認為,高歌猛進后的區塊鏈產業,正在進入相對理性時期和存量博弈階段,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提升。
“有沒有接受真正的媒體培訓?有沒有想著怎么去為行業從業者發聲?怎么從投資者利益保護出發?”節點資本創始合伙人杜均則認為,思考這些問題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媒體,目前很多區塊鏈媒體都算不上媒體,充其量是一個資訊平臺或者數據平臺,很多區塊鏈媒體沒有專業的行業背景和從業資格。
區塊鏈投資人陳偉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媒體本來承擔的責任就是要有公信力,要保護更多的人免受欺詐。“要有價值觀,要有深度,不要嘩眾取寵。”這是投資人趙東對區塊鏈媒體提出的希望。
“之前,區塊鏈媒體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代投業務盈利,但是現在代投已經越來越機構化了,媒體失去了一大塊可盈利的陣地。”國內金融鏈FinChain的創始人、CEO文四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媒體必然要面對洗牌,區塊鏈是非常垂直的領域,那些從來沒有買過比特幣、看過白皮書的區塊鏈媒體,其內容輸出對行業必然是沒有價值的,會被市場淘汰。
“現在有個別的媒體既無知又無恥,無知是不懂行業,不懂區塊鏈的基礎知識,無恥是為了錢,什么話都說,什么事情都敢做。”文四云提到,隨著行業的發展,token(通常譯為通證經濟,幣圈區塊鏈的經濟模式)越來越多,市場也就需要更多的分析類的媒體,來幫助用戶篩選項目,指導其投資。但這需要媒體有更強的專業能力,這一身份類似券商的分析師。
在文四云看來,未來的區塊鏈媒體也會走向細分領域,比如做會議活動的媒體是有一定盈利能力,并能積累很多資源,這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另外對行業有深刻洞察,能寫出深度文章的,也會獲得一批忠實粉絲,從而擁有在市場上的生存機會。在齊稚看來,明確行業層次分工、建立和傳播客觀的知識理念、建立行業的標準化體系、建立人才梯隊培養機制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