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太火 銀行也按捺不住了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6-22 19:56:11 本文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據《財經國家周刊》了解,大部分大中型銀行都在重點領域發力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實現快速突破。例如,郵儲銀行在資產托管業務場景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中間環節縮減;招商銀行深耕于區塊鏈在清算場景下的應用;浙商銀行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應收鏈平臺”,幫助企業盤活應收賬款,等等。

相對而言,中小銀行則抱團布局。贛州銀行、貴陽銀行、廊坊銀行等十多家城商行于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銀行區塊鏈技術聯盟,并發布首款產品“票鏈”。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該平臺注冊用戶數已超過5萬家,累計為數百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2000多筆銀行承兌匯票融資服務,票面總金額超過7億元。

對于“不競爭則死”的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在市場、客群、渠道、風控等與新金融機構相比均不明顯占優的當下,加速區塊鏈的軍備競賽無疑是占取先機的明智之舉。然而,區塊鏈炙手可熱的另一面,卻是市場對其實際落地效果的質疑。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一直高度質疑。從今年的博鰲論壇開始,他就反復提出:如果一項技術鮮有實際落地效果卻人人說好,不能排除這里有炒作的成分。“從推出至今,并沒有聽到哪個國家或者哪個公司,真正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實際問題,創造出了新價值。”

“準確說,已經開始解決實際問題、落地實際應用,但要談規模效應和商業效果還為時尚早。”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峰表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新技術所需的人、才、物的匱乏,使得部分銀行對區塊鏈的試水暫時只能淺嘗輒止。

央行帶頭

近幾年,區塊鏈技術已成為全球銀行業最熱門的創新領域之一。這種技術被寄予厚望,期待其能改變固有的交易流程和記錄保存方式,建立互信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業務效率。

帶動這股潮流的,首先是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各國央行。早在2015年,央行體系的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團隊開始重兵布局區塊鏈技術,并在2016年正式組建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

2017年央行動作頻頻。去年1月29日,央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旨在研究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發展,確保區塊鏈技術的潛力能夠被最大限度地用于我國金融行業;2017年6月,央行在《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宣布推動區塊鏈發展。另據媒體報道,僅2017年一年,央行就提交了近70項基于區塊鏈的專利,中國或已成為全球提交最多的基于區塊鏈專利的國家

央行的布局仍在進行中。2018年3月26日,央行宣布成功建立區塊鏈注冊開放平臺(BROP)。

“除去看好技術本身,央行對技術研究的帶動效應也非常明顯。”一位國有銀行科技部門人士說,該行從前年起就花大力氣研究區塊鏈,原因之一就是央行布局數字貨幣研究等舉動的帶頭作用。

據《財經國家周刊》梳理,國內多家銀行均已試水區塊鏈應用。工商銀行基于區塊鏈技術完成了金融產品交易平臺的原型系統建設;建設銀行的區塊鏈系統完成了首筆集團內跨境國際保理業務;農業銀行與趣鏈科技宣布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并完成首筆線上訂單支付貸款;中國銀行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BOCwallet)的iOS版;招商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全球現金管理業務等等。

總體上,區塊鏈技術當前主要聚焦于多方參與的信用交易、信息傳遞領域,如國內信用證(銀行根據買方的請求,開給賣方的一種保證承擔支付貨款責任的書面憑證)、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票據交易、直聯清算、資產托管、聯合放貸等場景。

“但這些應用還相對粗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張哲宇認為。各家銀行大多基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相對簡單的采用既定的私有鏈和聯盟鏈開展業務,在具體實踐中較難實現技術創新。此外,區塊鏈技術在相關場景中的應用基礎還不成熟,配套措施和法律法規也還欠缺。“銀行大規模開展區塊鏈應用,還需要較長時間。”

小步慢走

“主要問題在于,目前的很多區塊鏈項目局限在某一個垂直領域,而只有多行業多領域連接,才能真正產生價值。”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峰說道。

多位受訪者均表示,票據有可能是區塊鏈最先在金融業實現突破的領域。但即使在票據領域,目前發展也頗有局限。

早在2016年12月,央行主導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的全生命周期登記流轉和基于數字貨幣的票款對付(DVP)結算功能就已全部實現,意味著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開發成功并達到預期目標,顯示數字貨幣在數字票據場景的應用驗證落地,并與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數家試點銀行進行了網絡試聯通。這一由央行牽頭并自主創新研發的重大金融科技成果,曾被市場評價為“中國央行將成為首個研究數字貨幣及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并率先探索了區塊鏈在貨幣發行中的實際應用。

三個月后的2017年2月,該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2018年1月25日,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團隊承接并組織開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平臺在票交所成功進行實驗性生產。

但2017年至今,這一“根正苗紅”的區塊鏈票據試點卻進展較緩。

“現在只在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杭州銀行等幾家銀行中做小范圍的嘗試。未來設想中,所有銀行將處理票據的過程上傳到鏈上,企業登錄APP就可以查詢到票據流轉的每一個動作。”知情人士介紹,“金融行業的創新普遍比較謹慎,通常在小范圍內反復測試、應用之后,才能大規模推廣,以防止意想不到的風險。”

換句話說,在中央高度重視嚴控金融風險的當下,銀行普遍選擇謹慎前行。比如,先與另一家銀行同業協商達成跨鏈互聯,進行小范圍嘗試,比如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合作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微眾銀行與華瑞銀行聯合開發區塊鏈應用系統,用于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和清算。然后再根據嘗試效果定奪下一步舉措。

但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共享范圍,就會發現步履艱難。“一是其他銀行對于業務互通缺乏動力,二是兩家銀行達成的智能合約,其他銀行未必認可。”前述銀行金融科技部人員說。

也有一些銀行以項目為基準進行了探索,與自己的相關合作方達成聯盟。比如郵儲銀行已經將區塊鏈應用于資產托管領域,以共享賬本、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共識機制等四大機制為技術基礎,選取了資產委托方、資產管理方、資產托管方、投資顧問、審計方等五種角色共同參與資產托管業務場景。再比如,中國銀行西藏分行應用“西藏扶貧資金支持保障系統”,組成中行、農發行、用款單位等多節點聯盟鏈,嘗試將扶貧資金審批和使用全流程上鏈。

“區塊鏈的使用模式與傳統模式大不相同,不可能單靠科技就能把項目做好,一定是業務和技術相互融合。”一位銀行科技部區塊鏈項目負責人說。

他進一步解釋,區塊鏈項目的業務效果由多種因素決定,除了自身的技術水平之外,還包括與業務團隊的配合程度、合作伙伴的技術水平等方面。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區塊鏈項目還處于嘗試階段,安全和效率都有待優化,尚未有明顯的實際效果。

是非之爭

區塊鏈以數字化為基礎,在諸多業務上的確可以解決痛點。這已經是市場的共識。以政銀、銀企、企企之間的簽約為例,目前基本借助紙質合同,通過蓋印章來增信,隨后再郵寄給對方,難免存在造假可能且效率低下。一旦區塊鏈實現了數字簽約,則可以避免傳統簽約的諸多不足。

但并非所有業務都適用于區塊鏈。比如按照國家規定,增值稅發票的留存與傳遞須為紙質,區塊鏈只能通過掃描件的鏈上流轉來提高相關業務的處理速度,而不能替代線下的紙質憑據。

多位受訪者表示,現在正處于傳統IT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的博弈期。傳統IT技術可以立竿見影地解決實際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則可能在未來實現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大規模的協作。

“在銀行業務上,區塊鏈技術能做的事情,其實傳統的IT技術都能做。前者的本質是一個提高效率和增信的過程,把一些環節縮短甚至消除了。”在銀行業區塊鏈應用研討會上,郵儲銀行信息科技部區塊鏈項目負責人鐘亮說。

業界甚至有反對區塊鏈應用于金融的聲音存在。其中以盛松成的觀點為典型,他認為:第一,區塊鏈不能和貨幣相結合,因為它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但貨幣政策是全世界各國的主要經濟政策之一,不僅不能去中心化,還要以國家對貨幣發行的壟斷為基礎,這在長時間內都不可能被顛覆;第二,區塊鏈技術不宜和金融相結合,因為從現有市場情況看,區塊鏈對提升金融效率沒太大幫助;第三,區塊鏈如果要應用,最好用在實體經濟上,比如可以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點,在藝術和考古鑒定方面發揮作用。

“技術革新的力量早已不可阻擋。” 前述銀行科技部人士說,與其爭論“是與非”,不如腳踏實地探索下應用之道。

張哲宇的建議是:銀行當前應合力部署區塊鏈技術應用。一是主動擁抱國際國內現有的區塊鏈聯盟,優先選擇具有官方背景的聯盟組織,以便在行業標準制定過程中確立自身話語權;二是充分匯聚銀行的集團內部力量,包括銀行部門及非銀部門(如租賃、基金、信托、保險等),合力組建區塊鏈的研究和實踐團隊,避免出現“單個部門單點作戰”的低效率布局模式。

關鍵字:銀行

本文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x 區塊鏈太火 銀行也按捺不住了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太火 銀行也按捺不住了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6-22 19:56:11 本文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據《財經國家周刊》了解,大部分大中型銀行都在重點領域發力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實現快速突破。例如,郵儲銀行在資產托管業務場景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中間環節縮減;招商銀行深耕于區塊鏈在清算場景下的應用;浙商銀行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應收鏈平臺”,幫助企業盤活應收賬款,等等。

相對而言,中小銀行則抱團布局。贛州銀行、貴陽銀行、廊坊銀行等十多家城商行于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銀行區塊鏈技術聯盟,并發布首款產品“票鏈”。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該平臺注冊用戶數已超過5萬家,累計為數百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2000多筆銀行承兌匯票融資服務,票面總金額超過7億元。

對于“不競爭則死”的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在市場、客群、渠道、風控等與新金融機構相比均不明顯占優的當下,加速區塊鏈的軍備競賽無疑是占取先機的明智之舉。然而,區塊鏈炙手可熱的另一面,卻是市場對其實際落地效果的質疑。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一直高度質疑。從今年的博鰲論壇開始,他就反復提出:如果一項技術鮮有實際落地效果卻人人說好,不能排除這里有炒作的成分。“從推出至今,并沒有聽到哪個國家或者哪個公司,真正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實際問題,創造出了新價值。”

“準確說,已經開始解決實際問題、落地實際應用,但要談規模效應和商業效果還為時尚早。”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峰表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新技術所需的人、才、物的匱乏,使得部分銀行對區塊鏈的試水暫時只能淺嘗輒止。

央行帶頭

近幾年,區塊鏈技術已成為全球銀行業最熱門的創新領域之一。這種技術被寄予厚望,期待其能改變固有的交易流程和記錄保存方式,建立互信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業務效率。

帶動這股潮流的,首先是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各國央行。早在2015年,央行體系的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團隊開始重兵布局區塊鏈技術,并在2016年正式組建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

2017年央行動作頻頻。去年1月29日,央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旨在研究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發展,確保區塊鏈技術的潛力能夠被最大限度地用于我國金融行業;2017年6月,央行在《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宣布推動區塊鏈發展。另據媒體報道,僅2017年一年,央行就提交了近70項基于區塊鏈的專利,中國或已成為全球提交最多的基于區塊鏈專利的國家

央行的布局仍在進行中。2018年3月26日,央行宣布成功建立區塊鏈注冊開放平臺(BROP)。

“除去看好技術本身,央行對技術研究的帶動效應也非常明顯。”一位國有銀行科技部門人士說,該行從前年起就花大力氣研究區塊鏈,原因之一就是央行布局數字貨幣研究等舉動的帶頭作用。

據《財經國家周刊》梳理,國內多家銀行均已試水區塊鏈應用。工商銀行基于區塊鏈技術完成了金融產品交易平臺的原型系統建設;建設銀行的區塊鏈系統完成了首筆集團內跨境國際保理業務;農業銀行與趣鏈科技宣布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并完成首筆線上訂單支付貸款;中國銀行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BOCwallet)的iOS版;招商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全球現金管理業務等等。

總體上,區塊鏈技術當前主要聚焦于多方參與的信用交易、信息傳遞領域,如國內信用證(銀行根據買方的請求,開給賣方的一種保證承擔支付貨款責任的書面憑證)、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票據交易、直聯清算、資產托管、聯合放貸等場景。

“但這些應用還相對粗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張哲宇認為。各家銀行大多基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相對簡單的采用既定的私有鏈和聯盟鏈開展業務,在具體實踐中較難實現技術創新。此外,區塊鏈技術在相關場景中的應用基礎還不成熟,配套措施和法律法規也還欠缺。“銀行大規模開展區塊鏈應用,還需要較長時間。”

小步慢走

“主要問題在于,目前的很多區塊鏈項目局限在某一個垂直領域,而只有多行業多領域連接,才能真正產生價值。”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峰說道。

多位受訪者均表示,票據有可能是區塊鏈最先在金融業實現突破的領域。但即使在票據領域,目前發展也頗有局限。

早在2016年12月,央行主導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的全生命周期登記流轉和基于數字貨幣的票款對付(DVP)結算功能就已全部實現,意味著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開發成功并達到預期目標,顯示數字貨幣在數字票據場景的應用驗證落地,并與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數家試點銀行進行了網絡試聯通。這一由央行牽頭并自主創新研發的重大金融科技成果,曾被市場評價為“中國央行將成為首個研究數字貨幣及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并率先探索了區塊鏈在貨幣發行中的實際應用。

三個月后的2017年2月,該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2018年1月25日,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團隊承接并組織開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平臺在票交所成功進行實驗性生產。

但2017年至今,這一“根正苗紅”的區塊鏈票據試點卻進展較緩。

“現在只在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杭州銀行等幾家銀行中做小范圍的嘗試。未來設想中,所有銀行將處理票據的過程上傳到鏈上,企業登錄APP就可以查詢到票據流轉的每一個動作。”知情人士介紹,“金融行業的創新普遍比較謹慎,通常在小范圍內反復測試、應用之后,才能大規模推廣,以防止意想不到的風險。”

換句話說,在中央高度重視嚴控金融風險的當下,銀行普遍選擇謹慎前行。比如,先與另一家銀行同業協商達成跨鏈互聯,進行小范圍嘗試,比如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合作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微眾銀行與華瑞銀行聯合開發區塊鏈應用系統,用于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和清算。然后再根據嘗試效果定奪下一步舉措。

但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共享范圍,就會發現步履艱難。“一是其他銀行對于業務互通缺乏動力,二是兩家銀行達成的智能合約,其他銀行未必認可。”前述銀行金融科技部人員說。

也有一些銀行以項目為基準進行了探索,與自己的相關合作方達成聯盟。比如郵儲銀行已經將區塊鏈應用于資產托管領域,以共享賬本、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共識機制等四大機制為技術基礎,選取了資產委托方、資產管理方、資產托管方、投資顧問、審計方等五種角色共同參與資產托管業務場景。再比如,中國銀行西藏分行應用“西藏扶貧資金支持保障系統”,組成中行、農發行、用款單位等多節點聯盟鏈,嘗試將扶貧資金審批和使用全流程上鏈。

“區塊鏈的使用模式與傳統模式大不相同,不可能單靠科技就能把項目做好,一定是業務和技術相互融合。”一位銀行科技部區塊鏈項目負責人說。

他進一步解釋,區塊鏈項目的業務效果由多種因素決定,除了自身的技術水平之外,還包括與業務團隊的配合程度、合作伙伴的技術水平等方面。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區塊鏈項目還處于嘗試階段,安全和效率都有待優化,尚未有明顯的實際效果。

是非之爭

區塊鏈以數字化為基礎,在諸多業務上的確可以解決痛點。這已經是市場的共識。以政銀、銀企、企企之間的簽約為例,目前基本借助紙質合同,通過蓋印章來增信,隨后再郵寄給對方,難免存在造假可能且效率低下。一旦區塊鏈實現了數字簽約,則可以避免傳統簽約的諸多不足。

但并非所有業務都適用于區塊鏈。比如按照國家規定,增值稅發票的留存與傳遞須為紙質,區塊鏈只能通過掃描件的鏈上流轉來提高相關業務的處理速度,而不能替代線下的紙質憑據。

多位受訪者表示,現在正處于傳統IT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的博弈期。傳統IT技術可以立竿見影地解決實際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則可能在未來實現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大規模的協作。

“在銀行業務上,區塊鏈技術能做的事情,其實傳統的IT技術都能做。前者的本質是一個提高效率和增信的過程,把一些環節縮短甚至消除了。”在銀行業區塊鏈應用研討會上,郵儲銀行信息科技部區塊鏈項目負責人鐘亮說。

業界甚至有反對區塊鏈應用于金融的聲音存在。其中以盛松成的觀點為典型,他認為:第一,區塊鏈不能和貨幣相結合,因為它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但貨幣政策是全世界各國的主要經濟政策之一,不僅不能去中心化,還要以國家對貨幣發行的壟斷為基礎,這在長時間內都不可能被顛覆;第二,區塊鏈技術不宜和金融相結合,因為從現有市場情況看,區塊鏈對提升金融效率沒太大幫助;第三,區塊鏈如果要應用,最好用在實體經濟上,比如可以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點,在藝術和考古鑒定方面發揮作用。

“技術革新的力量早已不可阻擋。” 前述銀行科技部人士說,與其爭論“是與非”,不如腳踏實地探索下應用之道。

張哲宇的建議是:銀行當前應合力部署區塊鏈技術應用。一是主動擁抱國際國內現有的區塊鏈聯盟,優先選擇具有官方背景的聯盟組織,以便在行業標準制定過程中確立自身話語權;二是充分匯聚銀行的集團內部力量,包括銀行部門及非銀部門(如租賃、基金、信托、保險等),合力組建區塊鏈的研究和實踐團隊,避免出現“單個部門單點作戰”的低效率布局模式。

關鍵字:銀行

本文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麦盖提县| 潞城市| 绥滨县| 连州市| 巴东县| 通渭县| 肃北| 泽州县| 新平| 祁门县| 阿瓦提县| 通州区| 得荣县| 巴青县| 翁源县| 肇东市| 湘阴县| 海门市| 紫金县| 搜索| 石河子市| 广昌县| 鲁山县| 郁南县| 浠水县| 连平县| 兴国县| 泗阳县| 平山县| 开鲁县| 乌兰浩特市| 蕉岭县| 巨鹿县| 望谟县| 鄄城县| 佛冈县| 个旧市| 黄骅市| 旌德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