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區塊鏈,也被稱之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一種互聯網數據庫技術,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讓每個人均可參與數據庫記錄。區塊鏈可以改變傳統的業務協作模式,從依靠中介節點協調與基于業務流的低效協同,升級為不依靠任何中介節點,僅由平臺保證基本業務流程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可信協作系統。
據了解,目前樂信的區塊鏈實驗室就在嘗試多節點的共享賬本,今后還將運用新技術、新方案進行金融上的更多探索。“我們團隊今年的目標是實現‘三二一’。即至少三個場景落地、至少申報二個專利、申報一個區塊鏈實驗室。”比爾說。其中,三個業務場景分別指的是:在目前基于真實訂單入鏈的旁路系統上驅動更大的業務價值;與一家正在洽談的商業銀行合作,運行一套增信系統;在利用區塊鏈特性基礎上發掘桔子理財增信、ABS、價值背書等可落地場景。
在業內人士看來,區塊鏈技術在業務中的應用一定要落地,而不是停留在設想中。目前樂信基于區塊鏈的“超級賬本”系統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并在穩健地測試中。
那么,究竟何為基于區塊鏈的“超級賬本”?舉例而言,如果一個用戶在分期樂商城分期購買了一臺iPhone,那么在資產端,后臺涉及的相關系統有電商業務系統、風控系統;在資金端,會涉及樂信旗下的桔子理財系統或者鼎盛資產管理系統——即如果不是桔子理財提供了購物資金,便可能是由與鼎盛資產管理系統合作的某個外部資金方提供的資金,會涉及銀行的業務系統。
這在以前的交易鏈中,每個節點都要記一筆賬。但這種分別獨立記賬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各個節點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因為每個系統相對獨立,甚至在樂信外部合作方的業務系統中,數據格式都是不一樣的。而交易的本質是一個記賬的過程,在這樣一個用分布式系統實現記賬的鏈路中,多個節點的賬本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數據。因此,各系統之間的對賬是個浩大工程。
而在樂信基于區塊鏈的“超級賬本”系統中,每個節點都有一份共享賬本的自身拷貝,并通過共識協議嚴格保證所有交易的一致性,這使得各系統間的協同變得更為高效。“有了這個共享賬本,大家的賬目都公開透明,所有記錄都實時同步給各個參與方,且不可篡改,這就不需要花費人力物力去對賬了。”比爾表示。
不過,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的“超級賬本”系統仍然處于測試期,主業務系統仍然在發揮作用。“超級賬本”是作為一個旁路系統在進行測試,目前可實現的指標是:時延在100毫秒內,峰值每秒交易200筆,每天可承載幾十萬筆交易,可滿足現有業務量的需求。“用區塊鏈來記賬,僅僅是樂信在區塊鏈應用中的第一個嘗試,‘超級賬本’使得產業鏈各節點彼此產生信任感,令各方在對賬、清算結算等產業協同效率上獲得了極大提升。此外,區塊鏈下的清潔數據也會為公司在AI(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探索奠定基礎。”比爾說。
專家表示,區塊鏈技術不僅節省運營成本,在金融合作過程中,這一技術還可以為平臺增信,變相降低資金成本。因為金融機構在為合作平臺提供流動性的過程中,合作方的信任度越高,資金成本就會越低,在同一個區塊鏈上的合作伙伴,無疑是最可信的。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存儲結構和共識達成方式,雖然對比中心化存儲可能成本更高,但數據不可篡改的特性能降低后續數據的驗證成本。此外,區塊鏈目前都會捆綁智能合約,這點對提升數據質量也有幫助,會降低信用成本。”PINTEC品鈦技術負責人仲惟曉表示。
不過,仲惟曉同時也指出,從技術落地角度來看,區塊鏈在商業化的收益并不高,技術成熟度也尚且不足以支撐全市場使用。因此,國內區塊鏈技術的落地不太可能是商業主體主導。“由監管部門來推進實施的可能性更高,監管在數據歸集上使用區塊鏈技術可能是個好選擇。”仲惟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