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關于智慧城市的討論非常熱烈。尤其是在COVID-19威脅的推動下,智慧城市甚至到達了地球最遙遠的角落。中小型城鎮開始考慮向智能技術邁進,而快速發展的城市化則是大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推動力。
城市管理如何決定首先實施哪些技術?一個城市迫在眉睫的需求是什么?我們如何應對這些需求,以創建一個功能完善的智能生態系統,而不是零散的生態系統?
如何找到有價值的可行數據來支持智能計劃
做出明智決策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做出有見識的決策。這就是大數據發揮作用的地方,這是在投資任何大項目之前的第一步。
為了收集數據,可以安裝IoT傳感器和各種監視工具來創建城市需要改進的區域的基本信息概況。從交通監控到空氣污染監控,匯總數據可以讓我們一窺城市管理與現有系統互動以改善市民生活的所有方式。
公民也是重要的信息來源。通過使用簡單直觀的應用程序來實現數字公民身份,市政當局可以創建公開對話,以查明對人們最重要的戰略問題。
慢慢開始,建立信任,擴展并智能地成長
從一開始,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在智能解決方案方面大展拳腳,快速擴展并投入巨資將新技術帶入生活的各個方面。新加坡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但是新加坡的門檻可能設置得太高,而且大多數城市還是決定逐步增加其基礎設施的每一部分。那么,該從哪里開始呢?
大數據和輿論在這里發揮作用。兩者之間的交匯處是智慧創新的最佳點,它可以最快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從而提高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滿意度和對其他智慧創新的開放性。
對于全球許多城市而言,這就是出行方式。實施易于使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更好的公共交通系統。互聯的公共交通網絡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使他們可以花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上,甚至可以改善整個城市的生態足跡。
說到這,空氣質量是另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在大都市。污染的空氣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如迫使他們戴上防毒面具),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通過努力改善空氣質量,城市管理部門正在積極致力于改善公民的健康。
連通性又如何呢?
從任何明智的努力開始,就必須改善城市的連通性,從引入快速可靠的移動和Wi-Fi連接,到將所有現有的監控系統和傳感器整合到一個集中的數據收集單元中。這樣,城市管理可以快速改善交通狀況、重新安置公共交通資產、影響與空氣質量有關的決策、重新分配停車位等等。
這種變化背后的驅動力可能是該城市基礎設施的一個令人震驚的部分——燈桿。新的智能桿可以安裝各種傳感器和無線連接,以傳輸實時數據。這將有助于集成數據流,然后可以幫助市政當局在需要時做出明智的決定。
超越大都市的智能技術
我們習慣于聽到大城市的智能故事,但中型甚至小城市也有可能邁向新技術。在每個城市中,借助于市場上已有的現代解決方案,都有可以顯著改善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