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數據,一般指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與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營管理效率的總稱。簡言之,即盡可能地使用信息技術在農業相關的一切領域完成任何工作。農業大數據如今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匯,在農業產銷中產生的已不是過去稀少的數據,不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基本走上了農業信息化的路子。
農業大數據是指通過大數據作為基礎,使用大數據的技術以及思維模式來應對農業從種植到生產再到銷售所產生的全部數據,目的是獲取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用于監測與服務農業從生產到經營再到流通與消費的整個流程。實現農業大數據的過程與信息化密不可分。當今大數據的發展與農業相關學科結合互融,為農業科研的現代化、政府宏觀的戰略決策、涉農企業與世界接軌等領域提供全新的方法與模式。
當前我國農業有三個“不”:不足的能效、不強的效益以及不高的效率,各個生產環節缺少耦合導致每個過程銜接不夠緊密,使農業發展相對粗放。長時間以來其代價就是基礎數據很少,數據結構不夠標準,更談不上數據的細節與規范問題。但是隨著云計算的普及、物聯網的推廣等,采集數據能力大大提升,無論是科研院校,還是相關企業,有關數據的分析與挖掘均開展得如火如荼。
“由于畜牧業所需的優質牧草缺口較大,農牧民種植牧草的積極性很高,但究竟該種些什么、怎么種,卻缺乏科學指導和數據支持,常常造成農牧民的經濟損失,也影響草原的生態建設。還有一些地區,為了綠化生態,選擇了進口的草種,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植物,因為水土不服,既耗水又不易成活,后期維護成本高昂。”在內蒙古草原進行多次的實地調研后,王召明委員發現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不管是從服務農牧民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科學保護和修復草原出發,解決這種在生產中的信息匱乏和不對稱的問題,就必須重視大數據的應用。要修復某一塊草地,必須掌握某一區域的年降水量、土壤特性、適種草種等一系列生態數據,生態建設才能有的放矢,精準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