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少考生和家長來說,除了考場上的奮筆疾書,志愿的填報無異于“第二場高考”。于是,不少商家把準高三學生及其家長的脈,推出各色“志愿填報卡”,每個售價在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聲稱有大數據支撐,可以指導學生填報志愿,并與各地教育考試院、招生辦有合作。這類產品真的靠譜嗎?家長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類產品(6月7日央廣網)。
高考期間,考生和家長最關心兩件事:一個是高考成績,另一個就是志愿填報。前者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后者需要一些經驗和技巧。如果是高考狀元,自然無需發愁,名校都要排隊來搶了;可如果考砸了,或許也不用操心報志愿的事了,選擇復讀或者上普通高校。事實上,大多數考生都處于夾心層,同一級別的分數相差不大,競爭非常激烈,錄取名額有限,志愿填報就要費一番思量了。
考生和家長大都缺乏志愿填報經驗,往往需要尋求老師的幫助,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考生成績和競爭狀況,選擇適宜的專業、學校。近年來,一些商家瞄準志愿填報的剛需性質,揣摩考生和家長想報個好學校的心思,也順勢推出志愿填報指導服務,諸如高考志愿在線填報輔導、APP填報軟件、“志愿填報卡”、一對一名師專業指導等,這些服務都是收費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令人眼花繚亂。
很多商家打著高科技的旗號,聲稱采用大數據支撐,甚至還有官方背景,根據考生的預估成績,給出投檔建議,這看上去非常高大上,實際上是把各個高校公開的數據加以整合、匯總,再重新整理利用罷了。之所以搞得如此高深莫測,就是以高科技為噱頭,迷惑考生和家長相信大數據填報志愿的能力,從而賺取高額的指導費用。
其實,如果懂一點基本的概率常識,就能看明白其中的奧妙。所謂的大數據填報志愿,只是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做判斷,給出一個含糊的推薦,比如“穩一穩”“沖一沖”,實際上是對考生和家長進行心理暗示,讓其產生一個較好的預期,可這些概率并非百分百,又沒有將話說死,即便將來錄取失敗,也不能歸咎于商家和大數據了,只能怪自己的運氣不好。
可見,這種大數據填報志愿的商業模式,其本質就跟路邊的算命先生一樣,沒有啥真正的指導價值和科學性,只是在玩心理游戲,信則有、不信則無。至于名師也存在可疑之處,名師身份是否真實,很難判斷,一對一咨詢時間也很短,對考生的情況掌握有限。只是這樣一來,就會誤導一些考生和家長,花了錢也沒得到真正的指導服務,浪費錢不說,關鍵是耽誤填報志愿的大事,影響到考生的未來前途。
因此,考生和家長都要理智些,不要輕易相信商家所言,不要被大數據、名師所忽悠了,謹慎對待商家的宣傳,盡量尋求學校老師的建議。同時,有關部門也有必要對填報志愿輔導服務建立行業標準,要求有相關教師資格、招生經驗的人才能從業,以防范被人利用成為非法牟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