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獲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加入“中國達峰先鋒城市聯盟”,提出了“2025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標。一年來,成都在低碳城市建設上進展如何?昨日成都舉行的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現場會上,發布了《成都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這既是全國首個城市綠色發展藍皮書,也系統全面地反映了成都綠色低碳循環最新進展和亮點。
綠色經濟
新登記市場主體數去年增長近六成
成都商報記者從《報告》中獲悉,成都自去年獲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以來,圍繞“綠色促發展,低碳惠天府”,全面實施構建綠色低碳制度、產業、城市、能源、消費、碳匯體系和提升低碳發展基礎能力等“六體系一能力”的重點任務,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
其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尤其被重視。《報告》顯示,2017年,全市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占工業總收入比重達59%,形成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旅游、金融、物流等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高新區、經開區2個千億園區,大數據、云計算、數字金融等綠色低碳特質的新興行業在全國城市位居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2017年聚焦新經濟,瞄準國內綠色經濟發展領先城市,依托產業功能區及園區,構建“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綠色金融、森林康養”五大產業重點發展區,以及“綠色建筑、綠色低碳第三方服務、城市靜脈”三大產業聚集區,促進成都綠色經濟發展全面提速。
一組數據可以反映成都綠色經濟發展勢頭――在2017年,全市新登記綠色經濟市場主體數量增長59.96%,高出市場主體平均增速16.66個百分點,新增注冊資本523.88億元,居“六大新經濟形態”第二位。
此外,加快推廣高質高效的綠色生產方式也是成都努力的方向。根據《報告》,2017年全市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21%和5.5%,清潔能源消費占比55.4%,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強力實施清潔能源改造與電能替代,加快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建設清潔能源生活區,推進“煤改電”“氣改電”,確定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崇州市、彭州市為成都市“以電代煤先行試點”,分類有序推進工商業企業清潔能源改造工作。
綠色生活
騎行減排量居全球12大城市第3位
低碳城市的改變,不僅在城,更在人――對于成都市民來說,過去一年最深刻的改變,不僅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還在于公共交通更加完善、慢行交通系統更加便捷。
《報告》顯示,2017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達235天,與2013年相比增加103天,為近五年最好水平。同時,成都還充分發揮園林綠地、河湖濕地“吸碳”功能,加快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天府綠道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于2017年建成綠道633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3%。同時,成都還制定實施了“成都增綠十條”,加快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
此外,根據《報告》,成都正在從需求端刺激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推動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綠色化,大力倡導綠色出行、推廣綠色建筑、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培育活力時尚的綠色生活方式。
在綠色交通體系方面,成都將交通治堵與鼓勵綠色低碳出行相結合,積極鼓勵支持共享單車等新業態發展。在2017年,成都率先以規范性文件形式出臺了全國首個《關于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創新機制持續破解監管難題,不斷規范共享單車發展,創新“3+7+N”制度,及時有效解決需要多個部門或市區兩級協同解決的問題。
一組數據可以交出成都低碳出行的成績單――在2017年,全市累計投放共享單車約123萬輛,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8萬噸,騎行減排量居全球12個大城市第3位。
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方面,2017年,新增生活垃圾分類覆蓋居民63萬戶,新增覆蓋居民小區1500余個,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23%,全市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累計達126萬戶。
綠色展望
發展模式從“產-城-人”到“人-城-產”
低碳城市的建設絕非一蹴而就。接下來,成都將如何繼續推進這項工作?《報告》為成都描繪了建設低碳城市的規劃圖。
根據《報告》,接下來成都將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建設,將推動產業發展模式從“產-城-人”向“人-城-產”轉變。
同時,還將擴展綠色經濟應用場景,圍繞國家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清潔能源提升工程、產業綠色升級工程、資源循環利用工程、綠色供應鏈構建工程、污染防治攻堅工程、綠色交通暢享工程、“碳惠天府”工程等12項重點工程。
對于成都市民來說,低碳理念還將繼續深入生活。隨著深入推進“三治一增”,持續不斷做污染的“減法”、綠色的“加法”,將為居民提供更加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安全的食品與綠色舒適的環境。
此外,為加強市民的綠色發展參與感,成都還在創新模式開展綠色回收,鼓勵居民建立綠色賬戶,通過綠色賬戶積累綠色貢獻值或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再生產品、公交免乘次數、共享單車免騎次數等,居民對綠色發展成果的參與感、共鳴感與獲得感將得到提升。